记者看书:《王丹回忆录--从六四到流亡》
2012.12.28
六四爆发的时候,我年纪尚小,还未到入读小学年龄,对当时周遭的巨变无从知晓。相信我的经历对很多八、九十后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国内的年轻人,在信息封锁和被扭曲的爱国教育双重夹击下,要了解六四真相,谈何容易?然而,随著互联网的普及、外国资讯的涌入和港澳游的放宽,年轻人逐渐从只言片语中得到一些对六四的模糊印象。六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原因使这组数字从此被列入政府的敏感词名单永不超生?禁忌激发了年轻人更为强烈的好奇心。
有关六四的前因后果,《王丹回忆录--从六四到流亡》正好可为年轻一代填补历史上的这片空白。
年前,国内举办了一个文化沙龙,其中一项讨论话题是“时代的青年,青年的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和那时长成的一代就有这样的气魄。那是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共和国在经历了建国后连绵不断的残酷政治运动后,终于有了喘息机会,社会上的学术、政治环境变得前所未有地宽松。这时长成的一代人,一方面比前辈更具国际视野、更具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比他们的前辈更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更由衷地相信“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故而更渴望为祖国带来改变。王丹的回忆录里给了这代人一个名字--“八九一代”。
然而,这样的幸福时光转瞬即逝,随著党内保守势力抬头,政治形势变得微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就是其中一个讯号。
历史的引爆点是党内开明派代表、前国家主席胡耀邦的逝世。翌日,北京大批青年学生开始自发地一波波涌向天安门广场拜祭亡魂。他们痛悲胡耀邦之死,痛悲改革之死,更痛悲共和国从此将走向黑暗。为图力挽狂澜,这批曾被认为是国家栋梁、天之骄子的年轻人,决心以血肉之躯、以和平方式唤醒政府。于是,一波波静坐、游行、绝食在北京学生中拉开。因对保守势力抬头的不满,加上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腐败、通货膨胀严重、各种社会问题纷纷涌现,学生的民主诉求很快得到广大市民响应,并迅速蔓延至全国。然而,当时谁会料到,一片铁血丹心换来的是两个月后的血腥的镇压?谁又会料到,被认为是近百年来最好八十年代,最后竟是在一片黑暗中结束?而这片黑暗此后一直伴随著中国,直到今天。
转眼间,六四镇压已经过去23年,经历了两度入狱、流亡海外、取得哈佛博士、台湾任教的王丹,这时撰写回忆录,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结合学者的眼光,回顾他的半生,特别是对他经历过的那场波澜壮阔的运动进行解构、反思、总结。记者有幸邀请到王丹讲述他对本书及六四的心得。对流血、改革、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以及知识份子的角色,王丹有如下一番见解。
王丹:“我觉得是不是流血完全是要看政府那一边的表现,这完全不是人民能够决定的,除非人民就决定继续做顺民、做奴隶。责任当然不在八九民运,而在于当局没有接受学生的要求,是用了六四镇压的方式来处理,才会有改革的停顿。当时学生提出的诉求完全不是推翻政府,也不是换一个制度,而是希望原来那个制度做得更好,所以学生才要求跟政府对话。八十年代,人民和国家之间还是有同心同德这种状况的。六四以后已经很少有人把政府当作人民自己的政府了。今天人民对制度的接受完全是建立在无可奈何的基础上,根本不是来源于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所谓的共产主义和马列主义已经完全没有人相信了,我相信即使共产党员也没有人相信它了。所以知识份子要重建一些认同,包括普世价值、对中国未来走向什么样的民主制度,慢慢地建立新的、取代旧的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有那样的认同的话人民才有更高的意愿进行改变。”
笔者认为,《王丹回忆录》的出版,其中一项意义在于为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六四、了解六四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正如王丹在采访中提到的一点,它能帮助现在的中国人去思考,中国未来到底要走向怎样的道路。透过这本书、透过六四,王丹向读者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参加六四民主运动的人,不惜犠牲性命或献出一生的光景,换取全国人民的醒觉。然而,也许他们昨日的失败将会成为叩响我们明日成功之门的钥匙;就是他们的鲜血将铺垫出共和国未来的康庄大道。这就是六四留给后人最后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