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樂偉書評】《很久很久以前──韓國經典民間故事》

0:00 / 0:00

要數當下最具市場影響力的電視劇類別,韓國各大小電視台製作的電視劇,想必是現在最能俘虜各國少男少女與一眾家庭主婦的電視劇目。從昔日的《藍色生死戀》開始,到後來的《大長今》,再至《仁顯王后的男人》與《來自星星的你》等等劇集,我們不難發現20多年來的韓劇,不斷進步成今天壟斷亞洲電視市場的得天獨厚地位,當中不同年代的明星,他們精湛的演技與出眾的臉孔固然是基本條件。

但更重要的是,韓劇更尤其重視故事創作與橋段構思,那些劇作家一直不斷改進,推陳出新,不甘於今天一套劇集的成功,要讓那些以前被視為天方夜譚的內容,配以觸動人心的感情描寫,一一寫成了一套接一套令人動容的作品,才是韓國當下能雄霸劇集市場的最重要元素。

向來重視故事製作的韓國電視市場,當中取材的創作原動力,原來不只是誕生於21世紀的今天,這其實是從韓國人遠古以來對民間故事裡天馬行空的思想,有密切關係。最近就閱讀了由韓國作家徐正五撰寫,並由中韓語文專家林芝翻譯的新書《很久很久以前──韓國經典民間故事》,認識了原來韓國民間社會,百多來歷史中,也散落了大量內容既有趣而且具警世意味的小故事。當中,我們也可以透過閱讀這些小故事,增加對韓國社會與民間的了解。

每一個民族也有屬於他們的民間小故事,而這些小故事,往往也是從民間口耳相傳,蘊含著古人的生活智慧。韓國也不例外,按作者徐正五在書中所言,他多年來透過廣尋韓國國內不同的資料庫與民間口傳檔案,整理出韓國六大歷史上不同類別的民間古人小故事,當中分為「冒險與奇蹟」、「因緣與報應」、「偶然與幸運」、「智慧與材氣」及「諷刺與詼諧」。

今天韓國經濟貴為全球十幾大經濟體,科技發展更名列世界之顛,但同時,其實當下的韓國社會,仍然保留著不少封建時代的極保守與落後的民間習俗。住在鄉村的老一輩長者,也仍然信奉「薩滿教」,迷信可以與靈體接觸,剛剛在今年夏天上映的韓國電影《哭聲》,便是以此為題材製作。然而,原來這類故事,都是深深地植根在韓國民間的故事裡,廣為傳揚。

就如書中所提及的一個韓國民間小故事叫《會變身的老鼠》。故事裡的一位書生,他獨自在寒窗苦讀期間,在房間內認識了他唯一的朋友,就是一隻老鼠。那隻老鼠對書生留下的食品,通通都沒有興趣,唯獨是書生留下的手指甲與腳指甲,才是老鼠最愛的美食。後來有一天,書生回到家裡,發現吃了自己指甲的老鼠,竟然變成了自己的模樣,假扮書生並從家中趕他離家。結果,書生在夢中得老人指點,帶一隻貓回家,最後把假扮自己的老鼠咬死。這樣子的民間既虛幻又警世的傳說,在今天的韓國仍然非常流行。因為他們相信,即使很微少的事,也要謹慎做好,否則會留下後患,反過來把自己陷入危機之中。

除了迷信,透過韓劇,我們也了解到韓國也是一個極為重情義的民族,有些時候甚至更被視為「濫情」。除了傳統儒家教學裡,教育下一代家庭感情的重要以外,原來韓國傳統民間小故事,也不乏推倡重情的重要性。就如書中的一個名叫《三份遺產》的小故事。當中講述三位兒子,分別繼承了離逝父親的三件物件,包括大哥得了「煙袋」、二哥得了「磨盤」與最小的弟弟得了一個「長鼓」。三人各自拿了他們的「遺產」以後,分道揚鑣,但三人承諾他朝過上好日子,就會回來家鄉興建一間大屋重聚。

三人因而各自經歷了不同的危機,但卻同樣因為父親留下的「寶物」而得以逃出生天。結果,他們每位也沒有忘掉昔日的承諾,回到家鄉建大屋並住在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些故事,正就是印證著為何韓國人特別重視家族關係的主要因由。

想從韓劇以外,更深入了解韓國民間的智慧與傳說,這本《很久很久以前──韓國經典民間故事》相信是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