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裔女企業家胡琳憑著個人創業的成功,兩年前在舊金山一年一度的食品飲食行業大奬中得到個人企業家奬,成為少數女華裔得奬者之一。今天走進美國多個知名餐飲品牌,包括 Burger King、IN-N-OUT、Wendy’s、Subway,甚至大型零售連鎖店Walmart,數以十萬計員工穿著的制服,都是由胡琳一手創立的企業所設計及製造。
她說:我真的自己從來沒有想到,就像美國夢一樣,當他那天通知我是受奬人,我當時真的很激動,很感慨,當時一個人從中國到美國來,連找工作也找不到,站在頒奬站上對著600多人領這個奬,所有努力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胡琳目前在洛衫磯及亞特蘭大都有公司,在美國制服製造業當中,他們並不算是龍頭,公司員工有40多人,但每年營業額卻達到3000萬美元。不過,她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而且得來不易。
胡琳出生於寧夏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是教師,爸爸是工程師,有五個兄弟姊妹,她在杭州淅江大學畢業後,在寧夏政府工作,後來獨自到海南島在一間貿易公司做秘書。為了完成一直以來出國創業的夢想,在1992年她帶著僅有積蓄2000元美元,又不懂英文,隻身到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什爾州,投靠在朋友的家裡。美國夢還未闖,卻要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
她説:當時在東部,連個住房也租不起,就在地板上住一個床墊子,那種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每天一個漢堡包一塊美金,都已經很多錢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去生存,生存怎麼辦,先要學英文,不會英文在美國很難找到工作,很難生存。
為了學好英文,她搬到加州洛衫磯,打算在餐館打工半工讀,可是走遍所有餐館,連一份洗碗碟的工作也找不到。最終她在一間華人公司找到接線生的工作,每天早上及晚上就上學進修英文。
她說:早上四點多鐘就起來,因為學校6點第一堂開,9點下課,去那間華人公司打工,下午5點鐘以後上夜校,去學英文,很累很辛苦,很多時間想打退堂鼓,覺得是不是該回去了,美國的夢不是那麼好實現的,我想打退堂鼓,回中國去,但是我還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3年刻苦的半工讀生涯過去,胡琳仍未有放棄夢想,她在餐館找工作時,啟發她經營供應餐飲店廚房用具及制服的意念,於是在1994年創立自己的公司,但因為沒資金又沒經驗,被一次又一次拒絕,一直開發不到訂單。2年後她的創業路出現大逆轉,她知道 Burger King 想做員工帽子,打電話去推銷,終於得到約見的機會。
她說:我第一次到 Burger King,他的總部在邁亞密,因為還是第一個客戶跟我見面,我就很擔心,因為自己的英文當時很不好,怕說錯話,或英文說不好,會讓他懷疑我的能力。
結果,她成功說服對方把訂單由南美的工廠,轉到中國的工廠,接到第一筆25萬元的制服大訂單,但問題亦隨之而來。
她說:我當時沒有資金,我就回中國的工廠,他們工廠跟我一塊做,工廠有資金,但工廠要我給信用證,我根本沒有錢,那有錢開信用證,我就說服工廠要相信我,每天跑去工廠談,他們覺得我很誠懇的,然後同意給我放帳貸款。
賺取了第一桶金,胡琳把握機會繼續找訂單。
她説:我想如果我拿到漢堡王這樣大的公司,我應該去找肯德基、必勝客所有連鎖店,跟他們講應該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那原來我一個人,我拿了一個單,我就僱一個人,再拿到一個產品,我就再僱一個人,這樣公司越來越做大,今天我們有幾千個產品。
現在,胡琳的客戶全都是知名跨國企業,全球生產顆伴工廠超過35間,掌舵每年數千萬的生意額,但她仍事事親力親為,工作至深夜也堅持對客戶的承諾。她認為不輕言放棄,鍥而不捨是她成功的關鍵。
她說:你每天起來以後,你自己看著鏡子,你重複自己要有信心,總有一天有一個人會給我一個機會,公司有一天會接到一個單子。放棄、停止很容易的,不要放棄,一定要不鍥地追求,這不是容易的事。有時候你的朋友,你的親屬好心告訴你,是不可能的事,你一定要相信一定會可能的。
現在,胡琳大部分時間都在中國、東南亞地區等巡視業務。下一步,她希望更多國際連鎖店在中國大陸開分店,讓她有機會擴展大陸的業務。她亦不時公開演講,分享她不平凡的創業之路,鼓勵與她一樣追尋夢想但遇到困難的華人,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