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不滿現政府

馬來西亞的反對黨本月中發動大規模的和平示威,有十萬人參加,要求政府實行政治改革。佔當地四分之一人口的華人普遍關心經濟、教育和種族平等等議題有華人認為,如果現任政府繼續執政,他們不會看到希望和改變。(潘加晴報道)

0:00 / 0:00

育有兩名年幼子女,在吉隆坡居住的華人何女士說,過去十年,執政黨國民陣線越做越差,通貨膨脹創新高、貪污依然猖獗、治安、教育以至族群關係也每況越下,大多數的施政都是偏幫馬拉人。

何女士:"這個大遊行是好多大大小小加在一起的民怨,其實可以說是忍無可忍,他們(政府)做得越來越出面,如果他們做得公平少少,我們都可以忍受。例如教育問題,為何今年的獨中(私人獨立華文中學)學生爆滿,這是前所未有,就是因為他們的朝令夕改政策。幾年前,他們要求用馬拉文教數學,施行兩、三年後,發覺不行又改為英語教數學,最早前,華文小學是以母語教學,用馬拉文教數學,以數字九為例,華文只有一個發音,馬拉文就有三個,簡直是拖慢我們的進度,同時這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是上華文小學,為何要強迫我們用馬拉文教數學呢﹖(記者:所以今年報讀私校人數破記錄﹖)兩間獨中約有幾千名學生被拒門外,這是前所未有,因為我們看不到前途,如果他們繼續執政。"

何女士說,馬來西亞的華人大部份從商,但政府多年來的保障馬拉人經濟政策,令華商生意難做,舉步維艱。"大的建設工程全部給馬拉人承包,現在華人做生意能力越來越差,搵錢越來越困難,雖然是政府工程,但沒有公開招標的程序,所以現在有錢人好多是馬拉人。"她說,貪污腐化嚴重,現在連馬來人都對政府有許多不滿。

在雪蘭莪經營燕窩出口生意的華商黃一峰也認為,經濟政策必需要做到各族平等。黃一峰:"這個肯定是不好,因為市場自由化才會有競爭力,如果要保護某個族群,當然會阻礙國家發展,如果開放,我覺得會更好。"

他批評,政府的經濟政策效率低,缺乏競爭力。中國政府早前指大馬出口到中國的燕窩含亞硝酸鹽事件仍未獲解決。"燕窩行業現在還是不可以出口到中國,但其他國家還可以,我覺得政府交涉速度太慢,而且可能做得不夠,目前公會還是有跟政府繼續跟進,不竟做決定是他們。"

馬來西亞網絡作者敦符國榮表示,112的十萬人示威集會,參加的民眾有七成都是馬來人,兩成是華人,其餘是印度裔人士。他們都有不同的訴求,有示威者要求公平對待各民族,要求給予華文小學資助,以及開辦獨立華文中學,也有人認為政府無法解決貪污和通脹問題應該下台。一向支持執政黨的馬來人也對政府的表現十分不滿,人民所得有限,經濟利益大部份給執政的"朋黨"瓜分。

敦符國榮說,執政黨因為無信心,一直在拖延選舉,但政府最遲必需要在六月改選國會。"國民陣線"出身的前副總理安華是反對陣營的領袖,他領導的"國家正義黨"聯同"伊斯蘭黨",以及以華裔選民為主的"民主行動黨"組成民聯,有機會在今次選舉取得大多數議席。

自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以來都執政的"國民陣線",2008年大選時,因為貪瀆和種族歧視,輸掉超過三分之一的議席。總理納吉因此逐步改革開放,但在野黨認為政黨輪替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去年4月的大遊行甚至以流血衝突收場。

馬來西亞總人口超過2700萬,其中馬來人佔70%、華人佔23%、印度人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