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ine:那裡是西非,叫賽內加爾,我就住在離首都,大概45分鐘車程的小村落,那個村落,那裡也是一個回教國家。去非洲,我完全沒有預算過非州是可以落後到一個我沒有辦法接受的(程度),我以前一直都認為是有錢就可以解決問題,但當我去到非洲,看到那個落後的環境,我才發現,原來有錢是未必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除了物質並不豐富外,基本上那裡的人都是很友善的。
我在非洲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花10分鐘,打死全部在牆上的跳蚤。
記者:那是怎樣的跳蚤,有多大隻呢?
Elaine:很小的,但是他們會咬人,還會通牆爬,我覺得不是很舒服,不知道為甚麼,我以為我自已全殺光了,第二天有滿牆壁都是。
第二件事,是在還有熱水時,洗一個澡。因為我是住在海邊,海邊有些漁民,每天早上都會有些漁獲回來,就與當地人一樣,拿著一個膠桶,見到有漁船靠岸,就衝到海灘,與這些漁民買魚。賽內加爾是近海的,他有很多海鮮賣,有魚與蝦,海膽等都有。
賽內加爾是講兩種語言的,大部份人都懂講當地的非洲話,那很多人都懂講法文,因為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我也是到了當地,自已學幾句法文,為了去市場可以跟人家溝通與(買菜)討價還價。
最大的問題是,它每一天都會停電,本身那發電站,供電不夠一個城市,變得每天總是有大概4到6個小時是沒電,我試過40個小時沒電,整個冰櫃的食物都臭了。
在賽內加爾,尤其是我住的城市達卡,華人主要分三類,第一是在漁船工作的,因為中國政府,與賽內加爾政府簽了一些合約。中國政府會幫他們做一些建設,建歌劇院,建運動場,建醫院,建圖書館,賽內加爾也就容許中國的漁船,在當地捕海鮮,因為他的海產很豐富,所以很多中國籍的船員,當他們的漁船一靠岸,他們就會在達卡的市內消費,或者到中國餐廳吃飯。
第二類是,在達卡,他有一條唐人街,但跟我們在美國的唐人街很大分別,他是很像香港深水埗的批發市場,將國內一些已經是飽和的產品,沒有人要買的,他會在那裡做批發,比如一些膠碗、膠拖鞋、運動裝、還有一些擺設,在那裡就會做批發,有一些非洲當地的小商人,會在唐人街入貨,他們散佈在城市的每一個小角落,擺地攤呀。
第三類是中國政府,與賽內加爾政府簽了合約,做一些建設,一些國企幫他們做一些比如網絡覆蓋的工作,華為、中興有很多員工,中國鐵路都在那邊,幫他們鋪鐵路,還有一家國企公司,是幫他們鋪路的,這些人他們大部份都是專業人士,其實他們在那邊都沒有怎麼消費,他們有甚麼都會在大陸買,他們就在那裡的唐人餐廳吃飯。
如果給我再去,我都會再去,我到那裡再住幾年都沒有問題,只要你找對地方,不要住在市中心,基本上在那裡住,你可用最低的消費,最大的享受。
不要帶有色眼鏡看非州人,其實他們與任何一個膚色,任何一個國籍的人,都是一樣,只不過是他們比較窮,如果你覺得他們有些做不好,你給一些耐性,做一個教育,解釋一番給他們聽,他們是會聽,是會進行,是需要一些時間。
市中心的人的態度就會差一些,因為你在中國,在大城市,你都會有人是偷摸拐騙,見到你是外國人,他們都希望在你錢包拿一些錢。但回到我住的村落,人就單純很多,純樸很多,老實很多。
住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候,說要走了,我附近的小攤位,賣串燒的,知道我要走,他們在我去買東西都不收我們錢。譬如我剛剛到,那個村落的小朋友,很少會見到外國人,見到我們白皮膚,黃種皮膚的,他們會很熱情,就算是小朋友,他們沒有錢去買東西,但他們很想表達歡迎我們住在他們的村落,他就在地上選一些比較漂亮的石頭,每次我們經過,見倒我們都會給一顆石頭,那一群小朋友就給了我很多石頭,我就放在家裡做裝飾。
你如果是說要幫到當地的窮人,你光是給錢是沒用的,你要教他們他們技能,技術,讓他們自己可以去謀生。我們在那裡,我也參加一些慈善團體,去幫助當地人。幫他們成立學校,給弱智的小朋友,可以上學念書。因為在回教國家,如我一個家庭有一個弱智的小朋友,他們是不會給他們上學,也不會給他們上街,會長期軟禁在家。
記者:你去到非州,當地的回教徒是否難相處呢?
Elaine:我不覺得,可能我是住在鄉村,人比較純樸,單純。唯一我不能夠接受的,是他們可以有4個老婆。我也覺得跟其它的宗教沒有甚麼分別,一個人的好壞,與宗教無關,看這個人的成長背景,還有他自己本身的素質。我以前也對回教徒有一些偏見,可能911、中東、拉登的新聞等,讓我對回教徒有一些偏見,住下來之後,他們與普通人是沒有分別的。
好啦,今日的唐人街故事“賽內加爾的足跡”,如果你意猶未盡,請留意我們網上版的足本訪問,還有Elaine提供賽內加爾生活點滴圖片,下次節目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