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火箭接連失敗 業界指急功近利惡果

0:00 / 0:00

中國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週日(2日)發射失敗,這是中國半月內第二次失敗紀錄。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密集的航天事故,是中國航天系統急功近利的惡果。(黃小山 / 程文 報道)

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是長征五號第二枝試驗箭。繼去年底首發成功之後,官方將其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三期,也就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運載火箭。同時,此次發射也是嫦娥五號發射前的最後一次實箭演練。

據官媒新華社的報道顯示,發射失敗後,官方只是簡短地發佈了通稿,稱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而據此前官媒的報道顯示,搭載的東方紅五號,則是中國新衛星平台東五的首顆驗證星。

觀察人士任翔表示,發射失敗後,儘管官方閉口不談實質性問題,但民間看出是航天團隊好大喜功的惡果。

他說:他不會這麼 ,他就簡單的說了一下,就是這個發射失利嘛,說的很委婉很客氣嘛,他們那個 火箭還沒發射,還在表功,說他們設計的好,沒問題。

儘管官方語焉不詳,但事故之後,很快在航天人聊天群裡,則明確地貼出了該火箭發射後的飛行軌跡,以及墜毀的全過程。

據一位業內人士陳先生透露,一級發動機YF-77一共兩台,其中一台壞了,推力少一半,高度嚴重不足,一級延時燃燒後還是不斷掉高度,一二級分離後二級推不動,還沒到星箭分離時刻衛星就和二級火箭一起墜毀。

據一位資深人士也向本台記者證實,長五的發動機質量問題,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而飛行軌跡和箭上攝像頭記錄的情況也顯示是這個原因。

他說:你看這個長征五號的指標就是非要跟美國進入第一梯隊,那個發動機很勉強的推力湊成那麼一個大的總的運載能力,這個已經迴旋餘地很小了。這個的詳細的結果,有人把視頻揭露出來了,兩台發動機並聯的那個星級火箭,有一台發動機看著就就爆炸了。爆炸以後實際上整個推力就減少了一半,哪還有什麼用呢。基本上從當時直播現場都能看得出,顯示的實際飛行曲線和理論飛行曲線的差別就已經很明顯了。然後現在又有人把箭上的攝像頭視頻拿出來,也是很確切的,就是看著爆炸。

而在上月19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中星9A時,也因為火箭工作異常,導致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而業內人士指出,長三乙火箭被中國航天人自詡為安全系數最高的火箭,此前,也曾用於政治宣示意義的嫦娥一號,就是採用長三乙火箭以確保可靠度。

而在去年,中國航天領域也出現兩次發射失敗。分別涉及長四乙火箭和長二丁,儘管後一次依靠變軌調整入軌,但衛星服役壽命折損嚴重。

據悉,事故之後,航天業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中,有人埋怨中國航天經費太少,但實際上是大量的經費,都被管理層腐敗掉了,而司機用於一線技術的則寥寥無幾。其中很多所謂的技術,實際上是抄襲。

陳先生透露,有專業人士專門在圈內發文討論了這個問題,顯示,密集的事故只是近年來從神舟、嫦娥、天宮和大火箭為標誌的航天大躍進惡果。

他說:反正是最近幾次其實是矛盾的總暴露吧,這個行業確實一直技術不過關。業內人士說的很清楚的,中國技術差距非常大,這些技術好多也是中途引進的,他也簡略的說了一下這種發展戰略上的問題,但是他不敢太多抱怨。他自己沒下這個結論,因為他在體制內沒敢說,但是實際上也是該出問題了。最搞笑的是,這個業內人士他也抱怨說經費長期不足,這個實際的浪費很大,從社會公平來說的話那也沒法說了,給你那麼多錢你浪費掉了那你怪誰呢。他體制內始終不承認這一點嘛他也不能說嘛。

而另據一線航天人在群內討論稱,僵化的體制,實際上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整個航天體系的正常運轉,更談不上技術創新。比如,他舉例,碩士畢業後進入到航天研究所工作,月薪不到三千。而在北京這樣的地方,他們連租房的錢都不夠,而必須靠家裡補貼。但在上層的人,則有巨額的灰色收入。一些根本不做事的官員(航天系官員參照政府公務員管理),無論是在住房還是福利,都比一線技術人員有優先權。

另一位航天人員則寫到,人浮於事是航天系統內部的老問題。即便是國家的重點項目,經費撥付下來後,層層截留,而需要解決的一些技術問題,則以所謂的外協方式,用低廉的價格外包給民間的科技公司。而大量的經費,則被浪費於迎來送往和走各種關係上了。

本台記者曾聯繫上一位承包工程的民間科技公司的高管,但他表示,這事他絕對不能說。否則他就會進監獄。

儘管內部的問題早已是人人皆知,但因政治宣傳的需要,航天項目多次被作為凝聚愛國心的工具,這些問題都被嚴格的掩蓋,並以涉國家機密的理由,禁止任何媒體批評。

去年兩會期間,一位科技日報的記者向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宋欣發問,但被宋欣公開威脅,指涉及軍工企業的不能隨便寫。並威脅已記下記者的記者證號,當心相關部門把記者抓起來。

據悉,航天系統儘管屬於國有公司,但在中國,涉及衛星和火箭的相關信息,一直被納入涉軍事機密的管理體系,並給予重點掌控,而軍隊的一些技術部門也實際參與。據知情人黃先生透露,而在航天持續事故之後,來自軍方的消息則顯示,他們則以裁軍影響技術團隊的穩定為由,借題發揮,並導致原本已經擬定的多個軍事院校人員的裁撤已被叫停。

他說:現在是這個說法吧,因為裁軍的事情,導致了很多技術人員的流失,現在都是這個說法。 都已經 多少錢,條件是非常好的, 願意走的,就上個月六月份嘛,就要求他們不能走。

至今為止,航天科技集團沒有回應記者的採訪要求。天津大火箭基地也沒有接受採訪。

中國大火箭項目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牽頭研發,並被作為提振國民自豪感的標誌性項目。並投入巨資在海南文昌建發射基地,同時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大火箭發射基地和大推力火箭生產基地。但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狀況的持續惡化,航天系統出現動盪,並導致發射事故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