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8日)是佔領運動啟動的一周年紀念日。長達79天的佔領行動,在催淚彈及警方的清場下終結落幕。有佔中參與者認為,儘管運動失敗,但市民追求真普選的民主訴求,一直在心裡植根,將共同透過努力,再次讓它萌芽。(文宇晴 報道)
戴耀廷說:在這裡宣佈,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佔中發起人之一兼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於去年的9月28日淩晨約1時半,在香港特區政府的集會現場,正式宣佈啟動佔領中環的大型公民抗命行動。
經歷長達了79天的佔領行動,在警方的清場後終結落幕。
當時是中學生團體"學民思潮"成員的中六學生黃子悅,與召集人黃之鋒、成員盧彥慧,以絕食和公開信的形式,冀與政府重啟政改對話。經過118個小時的絕食後,體力不支的黃子悅只能停止。
回顧1年前在香港發生這場震撼國際的運動,最終以清場結束。黃子悅說,她從不後悔,更因為參與了這場運動,讓她更堅定投入社運的決心,後來更成為學民的新一屆發言人。
黃子悅說:我得承認,無論是這場運動是佔領還是什麼,到最後都沒有取得一個實質的政治成果,但我覺得事情的發生,對於香港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歷,因為這場運動的確是建立不少香港人,對香港這地方身分認同。亦令更多人去更加努力去爭取一些民主制度。
積極參與佔領運動的市民陳建榮也說,儘管佔領79天最後都得不到任何成果,卻令更多的市民對渴求民主,起到醒覺作用。他相信,為了追求公平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市民還是會再次聚起來,重新出發。
陳建榮說:啟發是大的,可能將來的政治前景似乎不太樂觀,見不到一些進步或是更差。但我亦覺得,經過一個這麼大的運動,市民整體的醒覺都有提升。那個盼望一定在我心中,要不我都不會去爭取。
公民黨成員曾健超在參與佔領期間,被7名警察帶到添馬公園暗角毆打。他對記者說,故且勿論整個運動的得失與成敗,他認為能引起香港市民的關注,以及團結去爭取真普選,也是難能可貴的。
曾健超說:我很開心香港人有很大的醒覺,無論是公民社會的動員參與,或是投入社會運動,你見到香港人的醒覺很大。我亦從來未見過香港人這麼團結、齊心去撐住,推展整個社會運動或爭取民主。
昔日佔領的地區,已再也見不到任何遺留下來的痕跡,但2個多月來的大型運動,卻在不少香港市民心中,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記。那時候,香港的政治環境嚴重撕裂。
佔領現場,不時發生不同政見人士的口角,甚至衝突。也分開了支持政府的"藍絲帶",和要求真普選的"黃絲帶" 兩邊壁磊分明的市民。
零星口角,甚至對罵的情況,繼續在各個佔領地區出現。政府和示威者在第64天的拉鋸狀態下,即11月30日晚上,以學生團體為主導的"學聯"和"學民思潮",宣佈行動升級,呼籲在場人士圍堵政府總部。
學聯常委羅冠聰說:我們現在就去包圍政府行動,正式開始!
市民高喊:對準政權,包圍政府!
部分市民隨即前往政府總部外圍及立法會一帶。後來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大批示威者受傷。
衝突事件,也成為後來加快警方清場的理由。
佔中支持者陳建榮向記者說,佔領行動的最初衷,是希望透過理性非暴力的原則爭取真普選,即使他也不太認同學生的升級行動。不過陳建榮指出,理解部份人士激動的情緒,但同時警方要應克制,不應使用過份暴力。
陳建榮說:很難說對與錯,當然我個人是不贊同用一個衝擊,甚至是有暴力的情況出現。我認為,衝擊永遠是雙方面的責任。
現任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坦言,學民和學聯與佔中三子等團體在這場運動中,後來因協調問題導致分歧。汲取經驗,黃子悅等學民的成員,冀與"傘後團體"在未來深入社區紮根,重新取得市民的支持,共同創造民主的香港。
黃子悅說:對於是否能發展一個民主制度,我都是仍然抱有希望。現在多了很多團體,即"傘後團體",他們有自己的專業和社區,會在自己社區裡默默耕耘。
反對佔領的民間組織"忠義民團"召集中阿Man表示,示威者以堵路的方式抗議,嚴重影響了其他市民的正常生活,因而當時他決定與部份市民站出來,表達反對佔領的聲音。
反觀"黃絲帶"、"藍絲帶"不同政見市民的爭拗,阿Man卻指出,香港是個言論自由的地方,能包容不同聲音的存在。他又認為,人與人之間撕裂的關係,會隨著重返正常的生活而慢慢得到修復。
阿Man說:我想香港是個多元化的社會,各自都能表達不同的聲音。去年最撕裂的時間是佔中的時候,分開了藍絲和黃絲兩個分歧很大的兩批人。我相信現在的社會,衝動或激情慢慢冷卻了,很多人都回覆現實生活中了。
香港市民爭取真普選的同時,大陸為數不少的公民也以各種的方式支持。國際特赦組織曾統計過,大陸有近百名公民因支持香港被刑事拘捕。
關押超過半年時間,最後獲以"取保候審"的方式釋放回家的北京維權人士韓穎,回憶當日聯同其他公民,在公開場合舉牌聲援香港的行動不後悔。她更形容,回歸後香港的民主進程眼見不斷倒退,即使處於不同政情的大陸生活,但她也很希望香港能繼續保留言論開放的環境。
韓穎說,儘管數名支持佔領行動的大陸公民,至今仍未獲釋。佔中啟動1周年的日子到了,她除了期望被捕者能早日獲得自由外,也冀望香港市民不要放棄"真普選"的訴求。
韓穎說:當時我們覺得畢竟要普選,一直以為都覺得香港應該這麼做。然後又一國兩際嘛,香包(普選)是順理成章的。所以說覺得都是中國領土,所以我們支持一下,畢竟是一個法制社會,沒想到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記者問:可是有後悔過嗎?
韓穎回答:都已經做了,後悔什麼呀?這不後悔了。還會積極去想像這個,還希望民主吧。但是方式、方法可能會改變一些吧。
雨傘運動感動了不同階層的群體,一班演藝界人士也動容,聯合創作了民主樂章"撐起雨傘"。
歌曲:"為著明天,要記得今晚;你我用鎮定面對憂患,若是人生錯過這一晚 ,怕再沒機會任意呼喊。"
佔中支持者陳建榮說:市民爭取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我是正面的,永遠都存有這個盼望。
曾健超說:我都會懷著希望繼續撐住,直至民主可以在香港彰顯,或者我們有真普選的一天。
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說:是這場運動令我發現,原來我真是很喜歡香港這個地方。也很想為我的下一代爭取更公義和公平的制度,令這個地方更加美麗。
雨傘成為了去年佔領運動的重要標誌,要求真普選的市民,手持著那小小的黃色雨傘,帶著心中一直不變的訴求,繼續在香港各處遍地開花。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