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苹果》(一)】香港重要史料随《苹果》倒下湮没 前记者伤痛离港疗伤
本周四(23日)是《苹果日报》在香港消失一周年的日子。有留守到《苹果日报》最后一天的员工表示,一年过后,伤痛仍在,公司被迫关闭,令她决心移居台湾。前《苹果日报》中层接受本台专访,表示《苹果日报》一向敢言及敢于揭露社会不公,《苹果日报》被消失后产生寒蝉效应,令调查报道在香港近乎绝迹。记载了香港重要历史的相片和影片,也因「苹果」没有备份,随之消散。
「今天晚上930《苹果新闻》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在过去260个夜晚支持我们,希望少了我们这个平台,香港新闻工作者仍然能紧守岗位,捍卫真相,香港人珍重,有缘再会。」
撰写这段告别词的前《苹果日报》中层荣添早在《港区国安法》实施及《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被拘捕时,已有预感这份陪伴香港人走过26年的报刊,生命已到尽头。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对公司最后果然被迫关闭,他仍然感万分遗憾。
感慨《苹果》被消失造成寒蝉效应 监督政府同步被消失
荣添说,《苹果日报》是香港最敢言的媒体,曾发表大量监督港府的调查报道,感慨《苹果日报》被消失造成的寒婵效应,令传媒监督政府的功能也同步被消失。
荣添说:传媒是第四权,监察政府和社会,《苹果日报》的价值在于敢言,在1997年之后,只看到香港的媒体,越走越偏向一边,但一份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宁愿牺牲广告收入也要坚持敢言,是非常难得。所以《苹果日报》的倒下,已造成非常大的寒蝉效应,减少了很多敢于批评政府和社会不公的调查报道,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重要新闻资料和图片 随《苹果》倒闭被消失
荣添一直有研究香港新闻历史和发展,他表示《苹果日报》承接早已倒闭的《华侨日报》资料库,存放香港回归前很多重要新闻资料和图片,随著公司倒闭,这些历史文件可能被消失。除此之外,《苹果日报》本身在过去20多年来,其调查报道、六四烛光晚会、「七一」等承载香港重要历史的资料,也因突然被迫关闭没有备份,都随《苹果日报》而去,这对香港新闻界和研究香港历史,都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荣添说:过去一年有很多人曾问我,有无办法找回《苹果》某一段新闻片段或图片,每个月最少有1至2个查询,每次听到我都觉得很遗憾。经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苹果》一个那么大的传媒,所做过的报道都是很珍贵的资料。6月5日的A1,都是维园举行六四烛光晚会的相片做封面,持续20多年来,大型集会影片的直播纪录、七一游行、2014年雨伞运动、还有2019年整年反修例事件,《苹果》的片库所有的资料片段都消失了,对香港历史是非常可惜的事。
荣添表示,为了减少遗憾感,过去一年他在网络世界找寻《苹果日报》沧海遗珠的影片,每次有新发现,都会马上下载,希望尽量把历史保留。
口号:(苹果最后一晚市民叫加油)
《苹果日报》最后一天晚上,大批香港市民在公司门口留守,前《苹果日报》港闻编辑梁小姐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她至今仍无以忘怀当晚的感人情景。
梁小姐说:你也知道我们在将军澳办公室的位置有多偏僻,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晚仍然有大批市民在门外为我们加油和送上鼓励, 还有人大叫「我爱你」,我想全世界也很难有企业在倒闭时,会有市民说「我爱你」,当时我们一众同事在公司三层平台听到,也大叫「我也很爱你们」作回应,还有同事到门外感谢市民支持,作为《苹果》员工,我们是很无奈结束但虽败犹荣。
《苹果》不明不白倒闭 前员工长期难以入睡
梁小姐形容,《苹果日报》不明不白地倒闭,给她带来的伤痛,除了长期难以入睡,也让她在过去一段时间,难以再执笔做采访报道。
梁小姐说:6月23日《苹果》关闭之后,也有一些采访工作找我,但我看著那些资料半天都无法写一个字,当时很旁徨,不知如何好,我也有与朋友分享,朋友形容我的心已跟随著《苹果》而逝。
移居到台湾生活 伤痛慢慢复原
梁小姐表示,对香港和新闻工作的失望,让她萌生去意,最后选择带同家人移居到台湾生活,在自由的空间「躺平」。内心的创伤在过去一年逐渐复原,但她仍无勇气写信予被关押的上司和朋友,因担心她的一封信,又会让对方被冠以更多莫须有的罪名。
梁小姐说:一直都很想写信给他们,很想告诉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改变初心,也想感谢他们给我机会在《苹果日报》工作,但我也有很多担心,很怕因为信上贴有台湾的邮票,令他们被强加任何新的罪名,说他们勾结,很多这方面的忧虑。
梁小姐表示,在《苹果日报》工作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年多,却是她在报业工作20多年来,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她以此为荣,也相信,历史会还《苹果日报》一个公道。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