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部五月時已下達有關指令,除新電腦必須預裝外,網民亦可自行在網上下載,目的是倒截情色資訊,刪除敏感消息及網站,此外,控制上網時間及查看上網紀錄等。
有關消息惹起國內外關注,美國貿易代表及商務部長,兼其他駐北京的外國大使館都紛紛向北京政府查詢,並質疑新措施或會牴觸世貿協議等國際商業法的規定;至於,中國境內的反對聲音,亦連綿不絶。
有網民立即在網上發起聯署抗議信,指有關決定對沒有孩子的用戶造成影響,而設計北京奧運鳥巢場館的藝術家艾未未,上周更在其博客中,呼籲全中國三億網民在當天停止上網,以示抗議。孰料,罷網呼籲一出,他的博客又被封了。
艾未未說:這個消息出了後,有四、五個博客被封了。封了就封了,我再開,這個就變成一個遊戲。
艾未未上周五對本台說,雖然博客被封,但仍未有任何政府人員找他談話,而網民對他的支持日漸踴躍。
四川維權份子陳雲飛預料﹐過濾軟件除在電腦發揮阻截功能外,即使用手提電話發短訊,亦同樣會受制肘。他上周將新華社發出有關劉曉波被正式檢控的消息,透過手機轉發予一名朋友,但被移電公叵阻撓,指“劉曉波”是敏感詞,故要將其短訊功能屏蔽一天。他投訴之餘兼聲言要起訴移動公司及工信部後,移電公司方立即重新啟動他的短訊功能。
陳雲飛質疑,綠壩的推行,目的是錢。他說:工信部買綠壩的這一個,有很多模糊的東西,他們就是靠關係,賺錢,而不是在過濾黃色之類。
而綠壩的研發更是火速完成,據香港《明報》報道指,工信部於去年初決定引入新的過濾軟件後,年中便公布由鄭州金惠公司及北京大正公司中標,共同研發,今年中便可立即推行,而中央政府則要斥資四千多萬人民幣購買。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指,軟件須供全中國電腦使用,並要具有監控功能,四千多萬元實在是一個少數目,並不合理。
網絡作家北風指,他在網絡上也有閱讀一些指是項研發或涉貪腐之嫌的傳聞,現階段他並不知孰真孰假,但是,他獲悉中國財政部在回覆維權律師劉曉原查詢中央出資採購綠壩一事中,證明工信部與財政部的答覆,前言不對後語。
據維權律師劉曉原六月十二日致函予財政部謂,工信部指有關採購計劃,獲得中央文明辦及財政部按《政府採購法》,動用中央資金買斷綠壩一年使用權,讓全國的市民可免費使用。可是,財政部在六月十五回覆劉曉原的信函中謂,有關事情財政部並未有具體參與其中。
工信部瞬間推出綠壩過濾軟件,當中有否違規,迄今仍然成謎,但是,它的出現無異是對中國憲法中第三十五條指公民有言論自由這權利,正面挑戰之餘,亦抵觸了國際人權宣言中第十九條謂,人人有權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聯署《08憲章》的學者史若平對於網絡進一步封鎖,坦言感到憂慮,更坦心往後個人表達自由的權利進一步被褫奪。他說:當然有困難,現在往外發還可以,在國內網絡發又不容許又不同意,現在基本上還是專制的。
其實,自從互聯網在中國境內出現後,公民力量短瞬間捲起千尺浪,因網上訊息快速流傳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加,近期較受關注的事件,如三亞的出租車司機罷駛、湖北省的鄧玉嬌案、石首市男廚師離奇死亡案等,互聯網成為消息散播的極速途徑。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坦言:互聯網絶對可以加強公民社會的意識及行動上,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公民社會要成功構成,很大程度上真的要多些人就一些社會議題去分享,分享自己的意見及了解別人的說法,然後相同意見者再於平台中商討一些意見出來,然後一起付諸行動,互聯網明顯較我們以往用的媒介更方便做到這些事。
因此,北風認為,當局是次的舉措明顯是想控制訊息流通,然而,當中卻出現問題。他說:傳統的控制方法跟現在的形勢,應該是跟不上,我想他們有好沉重的焦慮感要做到一些新東西出來,我想綠壩是在這背景下出來。
他又相信,官員購買這類軟件,不乏跟企業公關懂得以政治目的為藉口,說服官員有關。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坦言,雖然有關軟件的設計千瘡百孔,現時中國境內已有一些小店鋪已宣傳有卸除軟件的服務,收費更相當廉宜,但是,綠壩對公民力量的團結會在短期內構成障礙。他說:綠壩的出現一定會有一個短期的障礙,即使有很多網民已知怎樣翻牆,繞過這些管制等,又或卸除那軟件便可安心繼續使用,但事實上以現時中國三、四億網民來說,這數目一定是少數,大部份的人仍然會對電腦感到害怕。
他謂,雖然目睹不少網民對綠壩的出現,作出各式各樣的反對聲音,有些是直接表達不滿,有些則曲線諷刺或揶揄,但是,這些行動以外,仍掩蓋不了短期間的白色恐怖。
北風及莫乃光坦言,對現階段的綠壩軟件未感憂慮,但是,卻十分擔憂當局在這一著後,可能會研發更厲害的監控工具,使互聯網用戶難以逃出他的掌控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