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會客室:在香港看族裔矛盾

新疆「七.五」事件發生後,立即令人聯想起,其實,小數族裔與主流社會的聯繫,不止遠在四千多里以外的新疆發生問題,即使,近在眉睫的香港,也未見得有良方妙藥,可予解決。

0:00 / 0:00

當然,新疆這次死傷眾多的流血暴力衝突事件,背後促使的真相,是否僅如官方所言是境外人士策劃預謀的行為?中國一直宣稱種族融和的政策,是否一直到位,推行妥善?究竟中國境內當下的民族融和政策,是否存有「你要跟我」的心態呢?香港,一直是華洋集處之地,回歸後,更多了不少南亞裔的民族來港定居,迄今,香港未曾發生如新疆般的大型種族衝突事件,但又是否代表香港真的有政策配合所謂的多元文化?

今天,我請來的嘉賓是一直與小數族裔為伍,替他們在港爭取平等待遇的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同各位聽眾分享,她怎樣透過新疆是次暴亂事件分析現時中國境內的民族融和政策,及香港特區政府怎樣處理小數族裔的問題。

問:處理民族融和的時候,箇中經常遇上的困難是什麼?

答:不管在中國及香港,面對同樣的問題都是要別人的文化放棄,在中國大陸,它叫「漢化」,你看中國民族融和的政策,什麼五族共和,背後都是有大漢文化的心態,即有種「我高你低」,然後「你融入我們」。香港也有這問題,香港政府對不同文化或種族一點興趣也沒有,最重要講的共融,這字的英文integration當中實有彼此欣賞、瞭解及接納,但是,你看特區政府不是用這個字,用空泛的口號,它是用assimilation同化,是你放棄自己的文化、身份,融入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啦!由於它的前提是這樣,所以,往往便出事。

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以香港為例有印度、巴基斯坦或尼泊爾也好,他們有自己好深厚的文化及身份認同,雖然他們已移民來港生活,有些不同的生活面,他們可以融入生活,但是,他事實上帶着自己不同的宗教、文化資產。可是,特區政府就是用那種「我高你低」的態度,即你們的那套不行,要放棄,否則便不能融入我們社會。這其實好粗,這往往造成衝突,令人感到不舒服。本地的華人因對他們欠缺認識,政府又沒有一些活動或政策促進大家了解下,由於他們是弱勢,故形成了一種看不起他們的文化,或是將那些文化神秘化,尤其是將巴基斯坦的回教,由於他們的衣著、每天拜神五次或要留鬍子,便將這些神秘化,但進一步神秘化後就有一種價值判斷,就覺得他們不好或與一些不好的事聯想,如恐怖份子、拉登,之後,又有一些笑話如用手吃飯,這樣情況下去實不利那小數族裔融入那些當地的主流文化中。

問:現時中國在處理國內的民族共存、共和的政策上,最大問題是什麼?

答:內地漢族一定是大多數,否則對方不會被稱為小數民族。雖然,國家有一些我們叫affirmative action正面歧視的政策幫助小數族裔來彌補他們處於弱勢的傷害。但是,政府沒有做國民教育的疏導,令國民明白政府的政策背後的意義及原因;另一方面是,沒有在社群間促進共融,就政策歸政策,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漢人對好多小數族裔如維吾爾族或西藏等,基本上是看不起他們,對他們有負面的印象如懶惰、經營不善、沒漢人般醒目等等,這完全是一種偏見。但問題是當你跟當地的小數族裔談時,他們就覺得這正正是他們想保存原有的生活模式、文化及宗教,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就是永生,非物質化,但是,漢人就好物質,這本身是一種價值衝突。原本該沒有高低,不過,因為好經濟掛帥,所以,當你不懂做生意便會被比下去,會覺得你不行。我自己覺得國家沒有做好這方面促進溝通或國民教育的事。

在香港更惡劣,香港連那些正面歧視的政策也沒有,基本上是用一種自生自滅的方針,就是你來了我們中國人的地方,你就要自己搞好,不行那即是你個人的問題。我覺得那衝突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彼此在國民之間,都是對對方有偏見,一個覺得你欺負我,我覺得被委屈,每有事發生便會覺得你再欺負我;另一面就會指你野蠻,落後,藉小事便鬧大。彼此的成見其實好深,如果現在看新疆的衝突,不是一時一刻造成,而是那種長期積累下來的不和諧,大家誤解。

而香港,表面上沒有好大的種族暴力或衝突的事,因為畢竟人數太少。但是,香港的種族不和諧會在貧窮、吸毒又或者自我孤立、逃避社會上體現出來。

問:你剛說正面歧視政策,是否如現時中國境內對小數族裔會有一些優惠政策如考高考會加分或多生一孩,你所指的正面歧視是否就是這些?

答:是的,正面歧視政策,內地政府就明顯些,如考高考可加分或低分時也可有同等機會考大學,又或如官員有同樣表現等,要晉升時會先予小數族裔。用這個字是因為站在漢人立場來說,這些政策對他們不公道,但是,當我們站在實質的平等機會的理念下,我們會確認小數族裔在主流社會上,他們的位置是不利的,這是第一。另外,就是因為過去眾多的歷史原因令他們不能處於在主流社會中去競爭,所以,有此積極的措施,但是,香港就沒有這些積極措施。

問:小數族裔面對這些優惠政策時,他們自身又該如何配合?

答:我覺得雙方都要教育,小數族裔最重要是讓他們認識自己所謂的權利,這是基本的權利,另一樣是認識權利之下,現在的處境不利,一時間未能跟當地主流社會公平競爭的時候,有這暫時的措施,可增加自己生命機會的時候,也是須要教識他們。另一樣是,我真的覺得種族共和是雙方面的,小數族裔亦都要對主流社會有認識,但這種認識不是要迫他們,要同化他們,要融入我們,而是要他們體驗這個社會現實上有好多不同文化、社會制度都影響他們的生命時,我們要以關懷的態度告訴他們現在的狀況是怎樣,他們該如何作出選擇,這樣方是一個有意義的選擇,而不是迫他們。

現在中國的小數族裔都知的,但是,基於各方面不信任或者長期的歷史因素原因,有些人連這些優惠也未必取得,又因為不太清楚,漢人則差不多一面倒覺得歧視,因為他們會覺得大家都是很辛苦讀書,在個人層面上看,自己都好努力讀書,這事實上欠缺一個廣濶的視野,作為漢族,他們各方面的機會都多過小數族裔很多,但以個人層面看就看不見了這廣濶的視野。這方面,我個人覺得須要努力去加強公民的意識,又或者加強比較平等機會意識的教育,這才能夠令漢族接受這種積極的措施。

問:你剛說有小數族裔不知這優惠政策,又或取不了,何解?

答:內地較香港複雜,內地多時政策一套,實踐是另一套,資訊又不流通,再者,內地有貪污,舉一個例子政策明明述明大家表現平等,不過,因為優惠政策升小數族裔的人機會會大些,但若內地不同官員因本人問題而不認同這政策或貪污,又或有其他的考慮,執行不了這政策,他們本人又不覺得有責任或興趣令老百姓知這事。

至於,香港的訊息似乎容易點傳遞,但因為香港本身不同內地,因為內地有一種統一的語言就是普通話,他們基本上大約都懂的,香港的小數族裔連廣東話或英文基本上也不能掌握,於是,我們的資訊發放,尤其是回歸後,絶大部份是用中文,對香港的小數族裔,連資訊也不知道,又從何談起他可以認識自身權利或所謂的特別優惠政策。

問:政策未完善、公民對互相尊重、接納的意識仍未提高到一定水平,往往會出現什麼問題?

答:最直接出現的便是種族歧視,族群間的歧視即我高你低,你不行,這是好直接的一種。另一種是因為政策或制度的不公,令到整個族群沒有翻身機會,因為一般小數族裔在主流社會上基本上都處於弱勢時,他們沒有一個平等生命支援或發展機會,那就會一代又一代面對同一處境如貧窮的便會持續下去;另一樣是主流社會沒有機會去接納或認識小數族裔本身的文化,那就更會增加誤解或偏見,這對社會共融一點好處也沒有。

我自己覺得要解決族群融入的問題,其實在聯合國或所謂先進國家對此不外乎三個方法,第一是立法禁止種族或族群的歧視,這是一種最低保障或消極的做法,因為它最重要是要普羅大眾知,種族歧視是不對的。第二就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長遠改變人心就一定要透過公民教育,這其實可以好有創意,由不同的層面如鄉里、鄰居去到不同政府領頭促進文化交流的活動,這慢慢做或建立一個所謂多元種族的社會或公民社會。第三種亦是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措施,政府的政策。政府要體現,現時社會上有多元文化及種族,但是基於種族文化、宗教或族群生活方式不同時,有人處於不利位置,有些政策便要傾斜來補償那些族群的不利,這便可能透過教育、就業或所謂文化上的活動等政策及制度配合。

這三種方法,中國是有的,憲法上寫得很好,即五族共融或對小數族裔的優惠措施,但當去到在民間老百姓上體現時,那所謂公民教育基本上是好弱的。回顧香港,我們初步有立法禁止種族歧視,但當我們說整個特區政府如何推廣不同文化認識或交流亦都好弱,香港最弱的是社會政策或配套去補償小數族裔在社會上處於不利位置,香港基本上是沒有做到。

問:長期面對歧視時,會否以暴力這最直接的方法來表達內心的不滿或積壓?

答:這是很多國家有這種族問題所擔心的必然結果,但是,中國再多一樣就是控制傳媒或資訊偏頗,對小數族裔來說,他們會覺得報導的東西往往是不利於他們的,又如死傷數字,維吾爾族人覺得官方公布的數字不是他們心目中的數字,所看到的真相,如去年西藏拉薩暴亂事件,我近期往那裡旅行,有一名解放軍也到那裡旅遊,我問他內裡的消息,他說,有約八十名解放軍死亡,我再問喇嘛多少,他就說沒數字,這出來的感覺是,如果是喇嘛他們會覺得如果解放軍死那麼多,我們平民百姓或喇嘛死的人數應該會更多,因為是武器對木棍。

回看新疆,現時是族民對峙,而不是國家機器對平民,但是,對他們來說,現時掌握整個媒體或軍隊都是由漢人主導,於是,他們的感覺就會覺得就算死傷人數是真的,但在情感上無法接受因為對政府,長久以來的講大話,官方發放的資訊沒有人信,現再加此事,令到他們會覺得有怨無路訴時,當政府一面倒聽漢人真實受傷的說話,但是,你也要聽小數族裔的背後,或所謂被政府定性為暴徒或搞事份子,他背後的積壓的原因,若沒有疏導,只看表面的處理,其實是解決不了他們內心的心結。

你剛問種族衝突是否最終訴諸暴力呢?我們看看其他地方會發覺是對的。這正反映小數族裔去到,我覺得我的權利沒被尊重,我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價值沒被尊重,公義正義得不到彰顯時,最後的便剩下暴力。

下集,劉雲再請另一位嘉賓同各位聽眾分享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