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移交25年(二)】政治篇——「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之路如何了?

2022.07.01

香港主權移交25年,不但普選沒有實現,選舉制度更是「民主大倒退」。隨著近年《港區國安法》出台,中央大幅修改選舉制度,立法會再無反對聲音,香港的政治制度和環境出現重大改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路,還可以怎樣走下去?本台今集繼續走訪港英兩地,從政治角度審視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第25年的變遷。 

「當我在香港時,人生第一次保存了我的日記,我希望這是一項憑證,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並且是一個自由的社會。」——前港督彭定康

香港曾擁有更多民主自由,但這25年起了很大的變化。真普選的承諾不但沒有兌現,更換來中央出手改變香港選舉制度。 

究竟這個新的選舉制度,還是不是香港人心目中,回歸時承諾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 

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儀式,今年4月開始改用中式步操進行,殖民地的英式步操傳統將會成為歷史。(石頭 攝)
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儀式,今年4月開始改用中式步操進行,殖民地的英式步操傳統將會成為歷史。(石頭 攝)

由「真普選」到「一人選舉」 

2014年,香港爆發歷時79日的「雨傘運動」,市民爭取真普選,反對人大「八三一」決定。香港《基本法》曾經承諾,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但人大作出「八三一」決議,限制參選人資格和數目,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被指假普選,最後被立法會否決,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最終沒有普選,由選舉委員會1200人投票選出。 

2021年,全國人大作出《關於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 選委會的組成經過改動,委員改由團體而不是個人投票產生,被批評是民主倒退。單是香港特首選舉,就由第一屆的3位候選人,到今年已剩下1位,即是大陸所講的「等額選舉」。  

李家超說:今天是行政長官選舉日,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但今天亦是母親節,再衷心感謝每一位,關心今天選舉的所有朋友和市民。 

原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年辭職參選新一屆特首,在沒有競爭對手下,他以1416張支持票,成為歷來最高得票的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有1428名選委投了票,投票率達百份之97.7。 

原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年辭職參選新一屆特首,在沒有競爭對手下,他以1416張支持票,成為歷來最高得票的香港行政長官。(路透社資料圖片)
原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年辭職參選新一屆特首,在沒有競爭對手下,他以1416張支持票,成為歷來最高得票的香港行政長官。(路透社資料圖片)

唯一非建制派選委 「以雙普選為目標的一個過程」 

今屆再次晉身立法會、自稱「非建制派」的議員狄志遠,身兼社福界的選委,是少數仍然由業界合資格選民個人投票選出的選委。他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在今屆「一人選舉」之下,仍然相信未來能夠爭取雙普選。 

狄志遠說:大家都要面對一個客觀現實,社會經過很大的動盪,對中央政府來說,他的安全系數是受到一種威脅。我覺得未來要向前看,既然《基本法》承諾有雙普選,我們要以雙普選為目標,現在來說是一個過程 。

今屆再次晉身立法會、自稱「非建制派」的議員狄志遠,身兼社福界的選委,是少數仍然由業界合資格選民個人投票選出的選委。(石頭 攝)
今屆再次晉身立法會、自稱「非建制派」的議員狄志遠,身兼社福界的選委,是少數仍然由業界合資格選民個人投票選出的選委。(石頭 攝)

 

「新香港」下的新選舉制度 

2019年6月之後的大半年,社會運動不斷升級,示威者和警方爆發大規模衝突,社會出現嚴重撕裂,同年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被視為一次政治表態,非建制派大勝。 

2021年3月,全國人大大幅改變香港選舉制度,強調要落實「全面管治權」及「愛國者」管治模式。在大幅修改了選舉制度後,立法會議事堂內加上了國徽,再沒有不同政黨針鋒相對的場面,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數目增加到90人,直選議席減到20席,民主派沒有參選。 

陳茂波說:構思財政預算案的時候,我也不停問自己,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下,一個獨特的國際城市,應如何定位及發展?  

立法會近乎清一色 狄志遠:尋求與建制派合作 

在修改後的選舉制度下,記者來到立法會採訪《財政預算案》。立法會內近乎「清一色」是建制派,辯論大會並沒有以前的火藥味,在不到兩小時的議員發言,預算案獲得近乎一致通過。 

作為唯一「非建制派」的狄志遠,亦是唯一投棄權票的議員,他說不會做很多政治表態,要爭取空間和建制派合作。 

狄志遠說:我投棄權票,我不是為棄權而棄權,純粹我有我的觀點,相信議員都明白,我的基礎和我的立論點,對於他們諒解不會排擠我,是有幫助的,第二方面,我也要很努力尋求合作的空間。

由臨時立法會到主權移交25年 「香港民主運動回到原點」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時,立法機關亦經歷過一次「大換班」,回歸前港督彭定康提出政改方案,1997年前最後一屆立法局的民主派議員未能過渡,由臨時立法會取代,回歸第一天,民主派議員回到街頭。 

民協是唯一參加臨時立法會的民主派,民協的廖成利於1997年時並沒有跟隨其他議員「下車」,他指自己是一個「民主回歸派」,是同意香港要回歸祖國,而在沒有「直通車」的情況下,只能夠有臨時立法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就是留在臨時立法會,緊守崗位。 

廖成利今年再次出任民協主席,他接受本台訪問,形容回歸25年,民主運動回到原點,談到政治,他說經常重看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的回憶錄《大江東去》。 

 廖成利今年再次出任民協主席,他接受本台訪問,形容回歸25年,民主運動回到原點,談到政治,他說經常重看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的回憶錄《大江東去》。(石頭 攝)
廖成利今年再次出任民協主席,他接受本台訪問,形容回歸25年,民主運動回到原點,談到政治,他說經常重看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的回憶錄《大江東去》。(石頭 攝)

廖成利說:華叔(司徒華)當時回憶,整個香港政治制度的發展,由1997年的臨時立法會,說到5區公投,我們回歸時那一刻,去到現在這一刻,中間起起跌跌,大風大浪,好像向前走幾步,又向後退幾步,然後好像個循環,又回到原點,但是整個過程中,人民已經覺醒,現在的基礎已經不同了。 

2021年被大幅修改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政黨沒有參選。民協作為傳統的反對黨,廖成利指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只好集中所有的力量,放回地區深耕細作,民生是他們主要的方向。

2021年被大幅修改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政黨沒有參選。民協作為傳統的反對黨,廖成利指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只好集中所有的力量,放回地區深耕細作。(石頭 攝)
2021年被大幅修改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政黨沒有參選。民協作為傳統的反對黨,廖成利指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只好集中所有的力量,放回地區深耕細作。(石頭 攝)

 

港前學聯成員移英 「他不再像最初回歸那樣」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參與政治可能隨時踩到無處不在的「紅線」,47名參與2020年立法會初選的民主派去年年初被捕,指他們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雖然至今仍未排期審訊,但被捕人士一直被還押。 

曾經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年青人,紛紛消失於香港政壇,前學聯成員羅卓堯考慮人身安全,現在身處英國,他接受本台訪問說,「因社會氣氛愈來愈沉,變得比較消極,決定離開香港」。 

羅卓堯在1997年時只有4歲,他覺得主權交接後初期,政治氣氛比較寬鬆,他參加過2014年「佔中」,2019年成立過工會,但今日再回頭細細品味回歸至今香港的處境,恍然大悟已然改變。 

羅卓堯說:他(中共)不再像最初回歸那樣,會容許談判妥協,甚至希望哄哄香港人,有些政策有些想法是那樣,但是現在基本上,對異見人士全面打壓。 

他說自己這一代回歸後成長和出生的香港人,這幾年的經歷,令他們經常思考身份認同問題。 

羅卓堯說:我們這一代很明顯,他們覺得失敗了,所以要改革教育,更加要改革教育,他控制不了你,更想要控制你。 

曾經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年青人,紛紛消失於香港政壇,前學聯成員羅卓堯考慮人身安全,現在身處英國,他接受本台訪問說,「因社會氣氛愈來愈沉,變得比較消極,決定離開香港」。(韋平 攝)
曾經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年青人,紛紛消失於香港政壇,前學聯成員羅卓堯考慮人身安全,現在身處英國,他接受本台訪問說,「因社會氣氛愈來愈沉,變得比較消極,決定離開香港」。(韋平 攝)

羅傑斯:香港未來25年的前景很蒼涼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一直關注香港問題,他在回歸頭幾年都住在香港,今年3月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現在被香港警方通緝。他在英國接受本台訪問說,「一國兩制」走了一半,預料未來只會更差。 

羅傑斯說: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在主權移交典禮時的致辭,香港人繼續管治香港,很明顯並沒有發生。我想香港正逐漸成為普通一個由共產黨管治的中國城市。在香港發生的事,是習近平對異見零容忍的展示,對他和共產黨來說,他們重視全面管控,多於經濟成就。未來25年,我相信只要目前的中央領導層仍然在位,香港的前景很蒼涼,情況只會愈來愈差。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一直關注香港問題,他在回歸頭幾年都住在香港,今年3月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現在被香港警方通緝。(韋平 攝)
英國人權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一直關注香港問題,他在回歸頭幾年都住在香港,今年3月被指違反《港區國安法》,現在被香港警方通緝。(韋平 攝)

 

彭定康:希望香港會再一次成為偉大的城市 

回歸25年,政治制度和環境出現重大改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路,還可以怎樣走下去?羅卓堯認為,當空間這樣收窄,便很難再有社會運動發生,因為沒有方法公開地討論,所有事情都應該會在地下進行。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香港日記》(Hong Kong Diaries),披露他在1992年至1997年在任期間,如何和中方角力,以確保香港民主與自治在1997年後維持不變,但最終卻事與願違。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香港日記》(Hong Kong Diaries),披露他在1992年至1997年在任期間,如何和中方角力,以確保香港民主與自治在1997年後維持不變,但最終卻事與願違。(韋平 攝)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最後一任香港總督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香港日記》(Hong Kong Diaries),披露他在1992年至1997年在任期間,如何和中方角力,以確保香港民主與自治在1997年後維持不變,但最終卻事與願違。(韋平 攝)

對於港人當下面對的困境,他坦言感到心碎,而對於香港的末來,他唏噓地說:我相信香港是一個偉大的城市,我也希望香港會再一次成為偉大的城市。 

 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內的民主派人士,亦被指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一直被還押。(路透社資料圖片)
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內的民主派人士,亦被指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一直被還押。(路透社資料圖片)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參與政治面對很多「紅線」,47個參與2020年立法會初選的民主派去年年初被捕,指他們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雖然至今仍未排期審訊,但被捕人士一直被還押。(石頭 攝)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參與政治面對很多「紅線」,47個參與2020年立法會初選的民主派去年年初被捕,指他們觸犯「顛覆國家政權罪」,雖然至今仍未排期審訊,但被捕人士一直被還押。(石頭 攝)

記者:董舒悦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