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不再政治冷感 以舞步细说Be water离乡故事
舞者周颖欣与声音艺术家刘蕙雯,以舞踏(Butoh)结合声响的形式,本月在台湾演出《Be water·漂根》,一个以离散港人为题的演出。虽然她们并非港人,但对香港经历的一切却十分感触,更引发到她对身份认同的想像。
舞者缓慢拖著纸皮进场,随著不同国家所录制的声音响起开始翩翩起舞。整个表演呈现出一个人离家后会面对的阶段,包括对离开的感悟、如何面对新的生活、以及身分认同的思考。

以舞踏呈现移民港人「黑暗背后的美丽」
有别于其他舞种,舞踏是现代舞的一种形式,其肢体语言常被形容为荒诞怪异。因为舞踏始于1950年代,当时日本人饱受战火摧残,他们想用呐喊、扭曲的动作去呈现灵魂的挣扎。应用到今次「漂根」这个主题,又想呈现怎样的解脱?
周颖欣说:离散的港人,我看到他们外表好正常。不论离散到哪个地方,但其实他们的内心经历了好大的创伤。这种不美丽的舞蹈背后,可以挖掘他们生命背后的不美好。就算你看不懂舞踏是甚么,但你会透过某一刻、某一个情绪点,你可以连接到,「好像是这样……」「我离开家好像也是这种感觉」。有些人不明白香港人为何这么悲伤,就是因为这种不明白,我们可以透过这样慢慢理解他们背后,甚至理解黑暗的背后,黑暗的背后可能是一种美丽。
澳门人因「反送中」 思考个人身分认同
别看周颖欣如此关心香港就误以为她是香港人,其实她来自澳门,移居台湾已有7年。至于刘蕙雯则是留美台湾人。为甚么她们对香港离散议题如此大感触?
周颖欣解释:我觉得最重要的转捩点是在2019年,那时我仍在台湾。好想去关心为何一个这么自由的城市会被糟蹋成这样,我希望可以借观香港人的某一些精神面貌、某些信仰。我可以说是羡慕,因为澳门人坦白来说,好多人都说很冷感。对政治、社会、环境也好,你只要不要搞乱我们、我们正常上班、正常发工资就好。所以我觉得为甚么我的城市、我身边的人是这样?我反而会思考自己的身分认同,澳门人这个身分究竟怎样存在?怎样走才是我想要的路?
周颖欣不甘做羊群的一份子随波逐流。
她说:做人最能拥有的基本权利是有自己活著的选择权,如果没有了就没有意思。所以我会思考我追求的生活方式及信仰是甚么,我会观察不同地方的人,到底哪种信仰,或者综合哪种信仰是我比较想要。
同是离乡别井之人,但与离散港人不同的是她们离开的原因,至少周颖欣和刘蕙雯并非迫不得已。但相同的是,大家都想念「家」,以及面对异地文化冲击的同时挣扎如何融入当地。她们希望这个表演让大家产生共鸣。
刘蕙雯说:搬出香港的人,有一些可能是被迫,或者是必须搬走。移民的选择可能相对冲击跟多一份压力。思乡的这件事情,其实也是更大,跟很多纠结及矛盾。其他去到他国的人也是带著一份原因,可能寻找某些在自己家乡寻找不到的。
她们这套作品《Be water·漂根》参加了台北艺穗节,8月21日起将有8场演出。

记者:淳音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