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恒大的總債務高達3000多億美元,這些應付未付的債務,除了外資大行貝萊德、滙豐和瑞銀持有外,主要的債權人在中國大陸。華爾街短倉大戶查諾斯(Jim Chano)表示,恒大危機比雷曼事件更為影響深遠,這揭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中國),以房地產帶動的經濟模式將告一個段落。
恒大周四(23日)以場外協商方式,解決了一筆以人民幣計價,2025年到期,息額達到2億3200萬元的在岸債券。不過,另一筆是以美元計價,2022年3月到期,息額達到8350萬美元的離岸債券,恒大同樣需要支付利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筆2022年3月到期恒大債券,本周買賣價是1元賣26分,顯示市場預期違約在即。
另外,到了下周三,恒大亦需支付一筆2024年3月到期,息額達到4750萬美元的債息,一旦恒大未能在還款日期後30日內付清利息,債券將視為違約。
究竟中國政府會否對恒大兜底,同時挽救向恒大借貸的國內民營銀行?國內的房地產商莫先生對本台說,「恒大危機」源起「三條紅線」的新規定。今年元旦開始實施,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不能夠少於1倍。
莫先生說,過往中國的開發商都信奉,「借銀行100萬,你是欠銀行的。你借銀行1個億,銀行就是你的」,現在遊戲規則不一樣了。
莫先生:那肯定是國家調控政策是大影響,疫情是小影響,二八開。那肯定是負債率高了,第一個公司本身的有息債務已經是一萬五千億(人民幣)以上,一直是這樣。今天特別是國家又劃了「三條紅線」,紅線對高負債率,轉債率比等三條槓,三條槓就拿不到銀行新增的資金量。另外一個就是他的整個疫情期間,從去年到今年,房地產銷售,銷售的匯款劃了兩條槓,三條紅線兩條槓,回款回不來,資金鍊應該相當於斷了。
莫先生還透露,日前全國大型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就在深圳開會培訓,培訓內容是如何配合中央工作組,盤點財務預防危機,點算財產與清理債務。他說,資金狀況與恒大類同的上百家房地產公司同樣面臨著危機,到時政府肯定介入。
莫先生:都遇到了,現在是準備爆雷的,和潛在爆雷的或者潛在有爆雷風險的,大約也有幾十家規模以上的公司,那肯定就看政府怎麼去處理這些危機了。誰來兜底,政府兜底兜不了底。重組,那政府還沒有啓動呢。還沒開始,原來那些債務重組,都在過程中。現在都在看,對恒大現在在觀望,怎麼處理我們也不清楚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道,華爾街短倉大戶查諾斯(Jim Chano)表示,這次中國恒大的危機,比起次按風暴的雷曼事件影響更為深遠。他說,這揭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中國),以房地產帶動的經濟模式將告一個段落。
國內安邦智庫有報告指出,恒大集團員工達20萬人,在內地數百座城市中有數千個開發項目,間接影響380萬人就業,恒大一旦破產不僅衝擊數百萬購房者,大量供應商、建築商,還將重創就業市場。另外,恒大負債涉及超過128家銀行與121家非銀行機構,一旦倒閉將會重創中國金融市場。
記者:馬立克/許穎婷 責編:何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