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MeToo横扫政界娱圈学界 是政治操作?或是性别平等得到正视?

2023.07.05
台湾MeToo横扫政界娱圈学界 是政治操作?或是性别平等得到正视? 台湾不少#MeToo受害人及被指控对象,利用社交媒体「对战」。
粤语组制图

台湾「#MeToo」风暴爆发了一个月还没结束,有人认为是社会终于正视这问题,但有人质疑爆料者是政治操作,亦有人觉得事隔多年才自揭是别有用心。虽然难以证明事件每一单事件的背后动机,但现实是风暴已蔓延到学界、演艺圈等,代表已非单一事件。但不是否涉及政治,性骚侵的问题也应受重视并严肃处理。妇女运动者强调「当一个社会没办法反思,那个运动就是空的」。

「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台湾政治剧《人选之人-造浪者》一句有关抵抗性骚扰的对白,为不少受害人增添了说出来的勇气。之后陆续有受害人公开自己的经历,就像网红耀乐。

耀乐说:「我坚定地跟他说不要这样的行为。」

炎亚纶说:「让你的人生承受一些不应该要承受的事情,真的很抱歉。」 

在台湾发生了一个多月的「#MeToo」风暴,因2000年代红到香港的前飞轮海成员炎亚纶也被卷入其中,令更多香港人关注。炎亚纶没有承认或否认指控,周一(3日)被台湾警方邀请落口供。

但追溯风暴起源,就要数到民进党一名前党工,5月底指控多年前曾被摸胸性骚扰,但民进党却将案件压下去,令长期强调性别平等价值的形象翻车。短短一周,民进党就累计有约12宗相关指控。最终事发当时负责督导妇女部的副秘书、太阳花学运明星林飞帆称「以更高标准负政治责任」,退出参选立委。前妇女部主任许嘉恬也请辞副秘书长一职。 

#MeToo」曾被质疑是政治操作 但后来火烧连环船 

#MeToo」第一枪响起后,没有人想到的是,国民党、民众党、时代力量也接连卷入这个漩涡,还蔓延到学界、演艺圈及民运圈。 

就在六四前夕,受害人李先生站出来指控王丹性骚扰。李先生说:「我现在面对王丹,我就像是站在坦克车前面的那个人。」王丹表示指控不属实,认为是出于政治目的。有人支持受害人,也有人同意王丹,认为爆料者别有用心。 

到底原本以平权等为出发点的「#MeToo」运动,为何在台湾会被政治化?专门研究女性主义的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副教授魏玫娟分析,来年1月恰巧台湾总统及立委大选,让人有很多联想的空间。魏玫娟说:「为甚么先由民进党内部爆发,为甚么爆发之后所卷起来的相关事件,老实讲主要也是围绕著民进党。假设从阴谋论角度去看,或许一开始就有政治操作的动机在那里。因为选举,就要设法把竞争对手的政党也扯进来,所以才会愈扩愈大。」 

「#MeToo」运动价值会否被政治操作盖过? 

魏玫娟留意到社会不希望台湾难得正视性骚扰和性别平等,最后被政治操作盖过。她认为这种说法对选举没帮助,不会获女性选民支持,因此没有一个政党会完全用政治操作去谈这件事。

但若果「#Metoo」不是在选举前爆发,受害人的诉求又会被认真对待或小心处理吗?投入台湾妇女运动逾三十年的律师尤美女则有这个看法:「当她是平常的时候,你讲可能会没有人理你,会叫你忍下去说『这没甚么呀』。也因为在这个关键事刻,所以大家就变得非常重视,否则就变成政治效应。 

不论在政圈还是演艺圈等,大多数施害者也选择立马出来道歉,甚至辞退职务等。魏玫娟觉得是因为「大家都怕」,在网络媒体发达的年代,行为人会担心若真有证据或更多人爆料,其形象会受巨大影响。但承认至少会被尊重或获得社会原谅,这是危机管理的策略之一。 

30年后的今天台湾再爆「#MeToo」 社会要反省才能前进 

尤美女忆述早在1994年就有过一波「#MeToo」运动,当时主要是针对校园性骚扰,但在现今已制定性骚扰防治法等制度下,近30年后的今天却再爆发,源于妇女问题依然不被正视,导致受害人不禁出声。她认为社会应反思如何建构新的文化。

她说:「当一个社会没办法反思,那个运动就是空的。怎么样在第一线的时候能够支撑被害者,协助他陪伴他。甚至加害者部分也能修补争议,让他能虚心反省道歉。我觉得社会才会有往前进步,而不是几个人下台就没事了。」 

当权者也希望回应社会,立法院朝野党团已决定于714日前召开临时会处理性别平等相关修法工作。 

事实上,每个案件都有其个别故事,不能划一界定其公诸于世的因由,但至少,今次的「#MeToo」带给了一些受害人一份勇气,将隐藏多年的伤痛说出来,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道歉或对待,同时也引起各界社会反思。 

记者:淳音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