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安法下拒認輸 拒地下化 「本土青年意志」:不能想像自己放棄

2021.06.10
【專訪】國安法下拒認輸 拒地下化 「本土青年意志」:不能想像自己放棄 「本土青年意志」繼續反抗。該組織召集人羅子維接受本台專訪,坦言「本土」、「青年」出現後國安時代高度危險。
實習記者陳彥 攝

香港「反送中」運動踏入兩周年,昔日民主抗爭,換成愛國者威權治港,惟數名大專生仍拒絕認命,高調成立政治組織「本土青年意志」。該組織召集人羅子維接受本台專訪,坦言「本土」、「青年」於國安時代非常危險,惟「愈封殺,愈要勇敢行動」。(實習記者陳彥/李智智 報道)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三年級學生羅子維,聯同浸大文學院一年級學生朱慧盈、理大英文系一年級學生張心怡等十數名年輕人,近日組織「本土青年意志」(下稱:本青意),宣揚本土思想,堅持抗爭。曾任中大學生會「朔夜」外務副會長的羅子維,早已經歷中大校方「割蓆」打壓,其餘兩人亦有相似經驗。他們近日於深水埗籌辦「反送中運動」紀念活動,提醒港人毋忘初衷。

feature-resist1.jpg
「本土青年意志」召集人羅子維(左起)、發言人張心怡和朱慧盈。(李智智 攝)

被封殺 愈需要捍衛

採訪在紀念活動上進行。在昔日抗爭照片包圍下,羅子維向記者笑言,組織名稱將「本土」、「青年」兩個最危險的標籤都放在一起,做法被不少人提醒在「後國安時代」中如同「玩命」,惟他認為,兩者愈被政權封殺,愈需要捍衛,不應輕言屈服,自我滅聲。

feature-resist2.jpg
朱慧盈是浸大文學院一年級學生,曾任另一本土組織「賢學思政」發言人,被國安警告。(李智智 攝)

feature-resist3.jpg
張心怡是理大英文系一年級學生,曾因派發紀念「理大圍城」明信片而遭校方紀律聆訊。(李智智 攝)

羅子維說:因為「本土」推動社會改革和2019年「反送中」運動爆發,「青年」不論何地都是社會改革先鋒。如果我們這麼容易就輕易妥協,轉向地下化,或令自己更加隱蔽,其實是正中下懷。

子維一臉嚴肅稱,「青年新政」、「眾志」和「本土民主前線」等本土政黨或組織都已先後被逼解散,他們希望提出改革和保障青年權利,「補位」承傳本土論述。

目前聚焦青年囚權 已有入獄準備

子維透露,未來會做更多實在的民生工作,目前聚焦青年囚權,填補在囚青年失卻政治組織支持的空缺。

不過,本土派青年從政風險處處。本青意早前街頭宣傳「反送中運動」紀念活動,就已被親中陣營猛烈狙擊,親中報章《文匯報》以頭版標題寫上「獨青再組獨幫,妄圖招魂黑暴」,又將三人「起底」。

羅子維說:想像過一覺醒來會有警察拍門,然後就面對不知道多少年的刑期。為何如此難受、大壓力,仍要繼續走下去?對我而言,我不能想像自己放棄的樣子。有很多好朋友、很尊敬的人、師兄坐牢,或在等待審判。我想繼續努力證明給他們看,還有人支持他們,堅持他們的路線,即使他們進了監獄,甚至是死了,仍然會有人繼續走。

保存自己 機動應變紅線 

子維望向牆上布滿紅線下的衝突照片,坦言在後國安時代抗爭,昔日本土派主張的勇武抗爭已不可再提。他認為,高壓下「保存自己、積累實力」更為重要,亦要緊貼時勢,增長知識裝備自己,機動應變《國安法》帶來「不斷增生和變化的紅線」,思考「應做甚麼,能做甚麼」。

feature-resist4.jpg
「本土青年意志」近日於深水埗籌辦「反送中運動」紀念活動,提醒港人毋忘初衷。(李智智 攝)

子維強調,未來會與泛民、被政權打壓的人「合流」,對抗「共同的敵人」。他說,就連「大中華」的支聯會,亦絕對有合作空間,而今年「六四」便是很好的例子。

羅子維說:很多泛民,比更多人勇敢。例如鄒幸彤,比起更多人堅持。而張崑陽都欣賞李卓人的堅持和勇氣。雖然我們主張和信念有分歧,但已不需要分歧,而是合作。

不會參選 拒進入建制

問及港府常稱會與青年人溝通,本青意會否嘗試?子維反問:「這溝通有用嗎?他們會聽意見嗎?」他認為,2014年「雨傘運動」,林鄭月娥與學生運動領袖對話場面,不可能再重現。羅明言,本青意成員都不會參選,拒進入建制,與官方論述對抗,傳承民間聲音,「否則對不起在囚盟友」。他最後與香港同輩青年說:「這兩年,大家都辛苦了。這時勢很針對我們,但要香港更好,一定繼續走下去,不要放棄,不應放棄。」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