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五旬華籍英兵因一念投身俄烏戰場 直言無懼死亡:支持烏克蘭順理成章
2024.11.18
俄烏戰爭迄今,至少三名華裔志願兵殉職。年屆五旬、曾因薪高糧準投身軍旅的華籍英兵的Edwin(化名),當過泰國緝毒特警,中東國家保鑣,再投身2019年抗爭,後轉戰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煙蒂成灰,一念無明,「(不捨)都不會有的了,上到戰場不可以想太多這些東西,因為只會增加危險性。陣亡了就不用想我了,不需要有太多感情。」
出生入死,台灣志願兵曾聖光、吳忠達,中國志願兵彭陳亮先後在這場膠著近3年的「熱戰」中犧牲。身邊人盡道他們是為捍衛自由而參戰,Edwin亦然:「我現在去打共產黨和一個獨裁政權,2019年大家會覺得這個(中共)是一個獨裁政權,警暴、壓制……政府不聽我們說話了。我們已經沒有民主,但連自由都被剝奪,我們就反抗。」
不是「舒舒服服」、「賺到錢又高人工」,而是一場子彈橫飛、無人機即可終其一生的「熱戰」。
煙灰彈指消燼,他如心無所住,單為一念而戰。
無明住地
1992年,十八出頭的Edwin會考成績「兩頭唔到岸」,走到旺角火車站的勞工事務處嘗試求職。
「就業輔導組說有份工作適合你這些跳跳紮、好像過度活躍症的人」,就是這個Edwin形容為「咁啱」的過程,他就加入了駐港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受訓後被派遣到「軍團警察」單位,穿梭於添馬艦及昂船洲軍營,主要負責軍隊內部保安工作。
他坦言只是想找一份「舒舒服服、賺到錢又高人工」的工作,甚至形容自己「沒有很喜歡做紀律部隊或者很喜歡『揸槍』的心態」。
1997年,駐港英軍隨著香港主權移交而即將解散。當時軍方向華籍英兵提供俗稱「肥雞餐」的遣散安排,條件是以放棄英國居留權,換取一筆較豐厚的遣散費。簽下那一紙聲明,6月29日,Edwin 正式從英軍退役。7月1日,香港旗在添馬艦徐徐落下。
受取而生
「薪高糧準」沒再吸引他。Edwin無止境飄泊,放棄加入警務處、消防處等軍方安排好的「後路」,一時在青馬大橋負責救援工作,轉頭又變身速遞員。因其軍事背景,Edwin曾在泰國當上緝毒特警,甚至在中東國家當上保鑣,與歹徒火拼。
2019年,Edwin燃點自己,不信大局已定,置身抗爭前線。昔日軍旅訓練教他清楚警方的防暴「章法」完全不符指引,單為「過火的暴力」,比戰場更為荒誕。他借習來之防暴戰術,應用於街頭,與加入警隊的舊同袍決裂,穿梭於煙火之間。
道盡香江 前行烏土
沿途寸寸,煙灰散盡,他近年循大勢輾轉落腳於英倫。惟英格蘭中部城市伯明翰,彷彿只是他的「中途站」。煙圈一口又再接一口,9月底,Edwin前往烏克蘭利沃夫(Lyiv),以國際志願兵身份,投身至今「拉鋸」千日,大局未定的俄烏戰事。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