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揭科尼暴行網上短片全球關注

非洲烏干達游擊頭目科尼,二十多年來不斷犯下殘忍罪行,包括屠殺逃亡者、綁架兒童、迫女童當性奴等。美國一個NGO組織拍攝了一段短片呼籲全球關注,不到一個月已引致全球重視,中國數万網民也正透過網絡等媒介對受害者提起聲援。互聯網以其強大力量再次改變當今世界。(畢子默報道)

0:00 / 0:00

回顧三月全球互聯網大事,一個名字引起了國際關注,他既非荷里活巨星,也不是文壇巨匠或政壇巨人,他的名字叫Kony科尼。

科尼原本寂寂無聞,他是非洲烏干達一個游擊隊“聖主抵抗軍”的頭目。從1986年叛亂以來,他綁架了66000多名兒童加入戰爭,科尼對這些兒童施虐、使他們致殘、威脅女童充當性奴、對逃亡者進行殘忍的屠殺,並強迫被綁架兒童殺害自己的父母。由於科尼的行為嚴重侵犯人權,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庭在2005年將他列入頭號通緝名單,不過,由於世人對他的了解非常有限,普遍的漠視令科尼得以潛逃至今。

正是為了阻止科尼的暴行持續,美國非牟利機構“看不見的孩子”製作了一部29分鐘長的短片《科尼2012》,今年3月初將其上載到視頻網站YouTube。影片介紹了科尼和他所犯的罪行,又簡介了該組織歷年來為幫助受害兒童所作的努力,包括利用美國一批年輕人每月幾塊錢的小額捐款,在非洲村落設無線電、興建學校及庇護場所等等。影片最後呼籲世人行動起來,在4月20日入夜後於全球各大城市的街道上張貼科尼的海報,為求“讓科尼臭名昭著”,目的是要向美國政府施壓,促使其協助緝捕科尼。

《科尼2012》影片播放以來,科尼旋風迅速席捲全球,上映大約三週即有達1億3千多萬人次瀏覽(網絡流量監測公司Visible Measures Crop. 統計數據),影片單在在YouTube上的點擊數字至今已接近8500萬,加上科尼連續成為社交網站臉書、推特上的關注焦點,各大傳媒持續對科尼事件進行追踪報道,連學術機構也就這種現象展開討論……科尼的知名度正以幾何級數向全球蔓延。

過往,這類型的國際事件一般難以引起中國人的共鳴,不過這次情形卻大有分別,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科尼的行徑激起了一大批中國年輕人的義憤,由於YouTube在國內被封,有人就義務為影片配上中文字幕再將其上載到中國各大視頻網站上,接著響應影片號召的中國青年隊伍不斷壯大,很快,在中國就出現了相關的活動組織。

Roger是科尼2012中國區活動組的一名負責人,他向記者介紹,科尼影片登錄中國後,有不少人為之震撼,隨後為防出現混亂,他們成立了科尼中國區活動組,目前粗略統計有約4萬中國人參與到阻止科尼的活動,而他相信實際上受影響的人數更為廣泛。他形容他們的活動組純屬公益性質,目的是為了幫助烏干達的苦難兒童。

Roger:“最近出現了這樣一個影片,轉載到國內的各大視頻網站,讓大家看到了這個視頻就感到非常的震撼。我們作為比較早接觸到這方面內容的一個團隊,我們要把國內的參與者全部組織起來,防止他們在國內出現一種比較混亂的狀況。關於國內參與的話,具體參與者的人數我們沒有進行統計,就是幾個我們發布的平台上,粗略的統計在4萬人左右的相應,但是具體間接相應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因為我們現在還有很多的人沒有聯絡到。我們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公益組織,他是在幫助烏干達受到苦難的那些兒童。”

Roger說,組織的宗旨一方面是要向大家推普科尼其人其事,同時便於對參與者的活動模式進行統一規範,活動的宣傳途徑以網絡和平面媒體為主,組織要求活動不得與政治有牽連,並且不容許遊行及擾亂公共秩序的情況發生。Roger表示會根據當局的反饋意見靈活調整活動模式,以求將行為約束在當局能夠接受的範圍。

Roger:“關於這個活動的措施,我們是在三月12號這個視頻傳入中國不久,我們當時是緊急發布了一份Kony2012中國區行動和行為準則指南,這個裡面詳細要求中國區的活動規範和內容,主要包括用海報宣傳、平面媒體、還有就是主要網絡媒體的宣傳,不允許牽扯政治性的東西、不允許聚眾遊行、不允許擾亂公共秩序,而且要文明張貼海報。我們還要觀察活動形式,比如說假如國內明令禁止我們不允許搞這個活動的話,我們可能會換一種能夠被接受、能夠被認可的方式來活動。就說把他們的行為約束在一個當局政府能接受的合法行為。”

Roger指在4月20日的全球統一行動日,他們構思採用與國際統一的張貼海報形式,暫時他們尚未就此接到當局明令禁止的要求,但間接聽到一些不滿的聲音,他個人分析是當局擔心活動中牽涉到政治因素。

Roger:“我們允許官方給我們來反饋意見,但是我們目前本身沒有接到任何官方致電、文件或者信函之類阻止我們進行活動的要求,但是我們現在間接地聽到一些聲音,但是直接的還沒有。他們的顧慮我分析了一下,我分析就是可能之前國內在沒有統一組織之前它是比較混亂的,中間它可能牽扯到一些政治因素。4月20號我們預定是採用貼海報的方式,跟國際是統一的,但是具體的發展還要看形勢的發展是怎樣的。”

除了官方的無形壓力外,目前一些傳媒上出現了系列批判文章,指斥推動阻止科尼行動背後的意識形態其實是美國的侵略思維,文章呼籲各界認清這起活動的目的。對此,Roger反駁這種陰謀論錯漏百出,並且說,假如事件真是一場陰謀,中國加入更能起到制止作用。他認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這類國際公益活動上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他相信良心的力量。

Roger:“現在網絡上也有所謂的這種陰謀論,但是我們作為一個完全理性的活動,我們之前會考證,我們擁有了充足的反駁陰謀論的證據、我們認識它以後,我們才會進行這個活動。假設陰謀論存在的話,那中國參與其中的話,肯定也會對陰謀有制止的作用。中國作為世界上的一個大國來說,像這種活動不可能缺少中國的聲音。我們相信一點,在國際社會如果連這種公益活動都拿來被作陰謀的話,那這個社會也就沒有什麼良心的東西、道德的東西存在了,如果拿這個做陰謀的話,它是對我們道德底線的觸碰。”

針對《科尼2012》的爭議不斷,烏干達以影片影響該國形象為由禁止其上映,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自從短片播出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以來,烏干達政府加快了通緝科尼的進程,政府發言人上週二表示將成立一支5000人的軍事力量追捕科尼等叛亂份子。一個遠在非洲部落的野蠻游擊頭目,因其殘忍罪行引起美國人民的關注,將信息傳播到包括中國等世界各地,引起各地人民義憤,最後迫使該國政府採取行動。從伊朗綠色革命到科尼事件,互聯網正以其強大而無形的力量迅速顛覆傳統的溝通障礙,人民透過網絡跨越國界、凝聚力量、改變了當今世界。資深網絡評論人北風認為,科尼事件能夠同樣能夠給中國社會帶來很好啟示。

“這種形式可以做很多事情,特別是怎樣利用互聯網做這種廣泛的、對某一個特定問題的聚焦,和民眾的動員以及資源的匯集。這個Kony2012的片子都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他們做海報、利用小額募捐的方式、他們籌集到足夠的資源、然後他們通過去遊說知名的媒體人或者是政治人物,增加對事件的關注,我想他們在這個事情上更有系統、更有成效。我想中國有很多的問題可以借鑒這樣的思路去增加人們的關注和增加解決的希望。最起碼在動員外部資源關注中國的特定問題上,我想Kony2012一定是可以借鑒的。”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網絡在過去的主要承載提供娛樂和傳播資訊的作用,但今天隨著微博、論壇等社交工具的發展,網絡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方各面,網民和政府的博弈也持續不斷。未來,網絡將持續改變中國,而每一名中國網民都將會是這種改變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