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會在下週"超級星期二"的總統投票日上,透過普選產生新一屆的總統人選。截至目前,民主黨的候選人奧巴馬和共和黨的候選人羅姆尼的支持率不分上下,兩人都無充分把握能輕易取得下屆總統寶座。
另一方面,中國高層當前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在經歷了今年以來薄熙來等連串政治風波後,十八大將在下週四拉開帷幕。大會將敲定未來很可能長達十年的最高層領導人選。但時至目前,除了習近平可接任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外﹐政治局常委的職位到底花落誰家仍是未知之數,海內外均對中國的神秘新班子抱著緊張觀望態度。
當下,全球的目光目前都聚集在中美兩國上。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擁有人口最多的國家,網民的人數更排名全球第一。而美國則是目前獲全球公認的唯一一個超級大國。過去幾十年來,兩國關係錯綜複雜、愛恨交纏。兩國新領導層上任後,中美雙邊關係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記者就此採訪了哲學學者、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他認為,中美關係在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尤其美國方面,因國策制定受到各方制衡,估計對華政策不會發生大變動。但他預見中國對西方的態度將來或會往良性方向有微調,但調整的幅度還要取決於新領導人的實力。
陳奎德:"中美關係這些年來經過反反復復的過程,這個格局不會有太大的、太突然的變化。美國的基本政策已經是定了的,她是持著公開的輿論、國內各派力量的影響,她受到國際、國內,包括美國的價值觀等等,她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即使有變,也就是一些在小的、細節問題上的變化。但中國正處於一個變局的時代,變化的關鍵在中國。習近平上台以後,該強硬的還是會強硬,但是我估計習近平黨政以後在一、兩年之內,他要慢慢地做一些政治改革方面的,起碼要做一些姿態。現在中國共產黨不做這個姿態已經是不可能走了。這個姿態在外交方面可能表現在對西方國家、對美國會更加地柔軟一些。要做這個姿態,但是能走多遠,不光是取決於他的決心和意願,還要取決於他的實力。"
除了政治和外交關係外,兩國的軍事關係相信也會維持現有的局面。資深軍事研究員、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黃東這樣說:"中國和美國暫時來說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美國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美國的民主制度已經是上了軌道,她的變動不會是太過劇烈的,包括軍事上面的策略還是有一個依循性。美軍來說,她既定的方針,以中國為可見將來最大的假想敵這一點,我相信是不會怎麼變化的。都是結合以日本為首的'亞太北約'策略。"
至於中國方面,黃東相信中國軍費仍會延續慣性高速增長,但大致的政策方向會保持現狀。
黃東:"胡錦濤主席連任軍委主席就等於提前宣布中國的軍事策略也是會繼續走多大約兩年時間。目前來說首先以應付日本的方向為主,穩住朝鮮半島的局勢等她不要再惡化,對美國的方針也有一個一貫性。過去十幾年可以看到,中國的國防經費其實基本上都是年年增加,這樣才能夠支撐她比較先進的武器發展,和繼續增加軍人待遇、留住一些人材。(軍方增加)兩位數還是很可能的事,但是由於整體的經濟環境不是太明朗,所以大概10%至12%是比較客觀的估計數字。"
講到經濟,目前經貿關係可以說是中美雙邊關係中的最首要考慮因素。一方面兩國在經濟上互助互惠,但同時也是互相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對於未來雙方的經濟關係,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鬥相信會往持續深化方向發展。胡星鬥指,兩國目前在經濟上互相依賴,同時也因為這層不能割捨的關係令雙方在其它領域互受牽制。他認為經濟互動會為兩國的政治、軍事關係帶來正面影響。
胡星鬥:"中美未來在政治上、在軍事上是有可能發生衝突的,但是我認為中美的經貿關係是難以撼動的。中國需要美國。中國大量地在美國投資,中國大量地持有美國的國債,中國也需要美國的技術。美國也需要中國,這一次美國總統的最後一次辯論,有二十多次提到中國,這是歷屆總統辯論所沒有的,就可見美國的民眾對中國的崛起非常重視。經濟是美國牽制中國、也是中國牽制美國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有經濟上的牽制,中國必須融入到世界的經濟進程中去。如果沒有這個經濟的牽制,中國很有可能就變成一個大的北朝鮮。美國有強大的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勢力,在軍事上也有可能發生摩擦、碰撞,那麼中國就通過經濟的手段來牽制美國。這樣的經濟手段,對各自的政治、軍事都可能是一個正面的影響。"
中國的人權問題一貫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巨大爭議點。記者就這個問題採訪了目前流亡美國的大陸異議作家余杰。他評價奧巴馬政府過去幾年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所做的努力非常有限,這間接影響中國人權問題進一步惡化。他指,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執政綱領反映他們未來的對華重心還是放在經濟貿易上,但假如人權問題得不到改善,其他問題也將不能得到解決。他對美國在這方面的軟弱態度感到遺憾,也認為此舉有違美國的立國根基。
余杰:"奧巴馬政府過去在中國的人權和民主問題上,我覺得是非常失敗的,可以說是從列根政府以來差不多三十年時間裡面、美國歷屆政府裡面,對中國人權問題關心最少的。我們也看到最近這些年,中國的人權狀況急劇地變壞,跟國際社會也有相當的關係。這一次的總統人選舉中,我個人非常遺憾地看到,在討論中國問題的時候,他們兩位候選人的聚焦點都是在經貿問題上,而不是在人權和政治制度上。這個我覺得是背離了美國的立國根基,對普世價值也會是很大的損害。不去面對民主和人權的問題,其它問題我覺得也不可能得到解決。"
中美兩國在世界舞台上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兩國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對全球大局帶來深遠影響,而目前兩國在對內、對外問題上均遇到不少困境:美國至今仍未徹底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同時也陷入中東問題僵局;至於中國,對內政治鬥爭激烈、經濟發展遲緩、貪污問題嚴重、民生不穩、民怨沸騰,對外則在南海、釣魚島和朝鮮等問題上和鄰國或有摩擦、或受牽制﹐兩國的未來有著不可預見的互動或衝突。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