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6日原本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星期一,農曆新年假期剛過,網上最熱門的話題仍舊是春運、逼婚、和“韓方之爭”,但7日晚間,微博突然傳出了成都美國領事館被大批警車包圍的消息,隨即,有傳言指重慶市副市長兼公安局局長王立軍向美國領館請求避難。
據網絡消息,在2月6日早上,一輛沒有掛車牌的越野車靜靜地從重慶駛往成都,車內坐著的是經過喬裝打扮的王立軍。
消息還說,在前往成都路上,王立軍先致電相熟的四川公安廳一名副廳長,指有要事需與成都美領館高層面談,經安排,王立軍即在當晚夜色掩護下進入了美領館。這個時候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已經追查到王立軍的行踪,於是委派重慶市長黃奇帆率領七十多輛警車直驅成都要人;同時,在美領館外等待的公安廳副廳長已察覺事有蹺蹊,於是致電四川省委書記,再向北京方面匯報;而在美領館內,王立軍向美方提出政治庇護同時向美方留下了大量薄熙來內幕材料,總領事立即連線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駱家輝馬上又與美國國務院高層通電,得到否決庇護答復後,美領館同王立軍進行磋商,後採取折中方案,由美方與中方聯繫,最後北京派出國安部副部長邱進在次日晚上抵達美領館親自取人,其時更與守候在外的重慶方面人馬發生了激烈爭執。
最後,王立軍從美領館自願“走了出去”,據說還帶上三袋罪證隨國安官員前往北京,此後王立軍便去向不明,妻女也告失踪,其弟向重慶打探消息遭拒,國安回覆則是“無可奉告”。
重慶政府在8日首次宣布“王立軍副市長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身體嚴重不適,經同意,現正接受休假式治療。” 而美國國務院同日證實,中國重慶市副市長、原公安局長王立軍本星期曾去過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後來“自願”走出領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9日應詢答問時表示,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於2月6日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1天後離開,有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調查。
王立軍失踪後,人們迅速將關注目光投向薄熙來,而官媒近期報道的薄熙來行踪,特別是他與黃奇帆雙雙缺席重慶年度執法會議,不禁引起種種猜測。
這段期間,剛好碰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美國傳媒則流出王立軍向美領館提供了薄熙來與政治局常委周永康意圖聯手阻止習近平接位的消息。外間眾說紛紜,不少人斷言,原本有望在十八大“入常”的薄熙來,政治前途就此玩完,有消息人士更指薄熙來已向政治局遞信辭去政治局委員及重慶市委書記職務。不過,事情發展到這裡又再峰迴路轉,不但重慶否認“薄督”辭職、中央也拒絕證實,中央政治局更在習近平缺席的情況下召開會議,而次日央視新聞聯播中就兩度出現薄熙來的畫面,出場次序僅次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上週四(2月23日),薄熙來高調接見到訪的澳門特首何厚鏵,並笑言兩人“一厚一薄”取長補短、大有可為。與此同時,港媒發現中央已從湖南調派1500武警駐守重慶。外界也傳言中共要求美方歸還王立軍的揭發材料。更出人意表的是,據說海外維基解密網站日前接獲數千份文件,假如王立軍失踪一個月,材料就會公告天下。
王立軍休假式療養事件至今撲朔迷離,大陸知名80後作家就以“重慶美劇”去形容這起政治事件的複雜性,坊間不少人則以陳良宇事件、林彪事件與此作對比。不過,經歷過林彪事件的右派作家鐵流認為,林彪和王立軍事件不具可比性,因為後者不會影響中國整體政治大局。
鐵流:“林彪事件是全國事件,那是最高層事件。這次這個重慶事件,其實就是一個王、薄之爭,這就是一個重慶孤立事件,它不能跟全國連在一起,他不會影響中國的整個政治走向。”
香港城大政治學教授鄭宇碩也認為,王立軍事件不會對中共最高層年尾的權力交接產生影響,穩定仍會係未來政治發展的主基調。
鄭宇碩:“我相信總書記的接班是應該順利的。整個共產黨領導層都希望能夠很穩定地接班,這個是牽涉到整個中國的政治穩定的問題。目前中國的政治形勢,一般都是相信各種既得利益勢力有爭持,但是也希望能夠維持到一個平衡的局面,因為畢竟大家都是既得利益,都希望維持一個穩定局面讓他們繼續享受他們的既得利益。因此我們不相信會有一些很嚴峻的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
不過,王立軍事件卻可能對中共黨內的權力格局帶來新的變化。時事評論員程翔分析了在這輪事件中的輸家與贏家。
程翔:“我相信最大的輸家當然就是薄熙來了,不但進入常委的希望給這件事全部衝破,甚至他可能為了避免給起訴,可能他好像早前傳聞一般會向政治局提出請辭,這樣他又可能保留一個清白之身,不像陳良宇、陳希同那樣要坐監。最大的贏家,總體來說,太子黨受挫的同時團派的發言權就好像大一點了。我相信王立軍事件,將會引發黨內要求改革的聲音會進一步提高。薄熙來的主導下搞出一個“重慶模式”出來,企圖用這種“重慶模式”來抵制改革。如果薄熙來這一套是大行其道的話,改革就一定會受挫了。王立軍事件正正表明此路不通。”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也認同,王立軍事件導致“重慶模式”的破產,就好的方面而言,可能會剎停“向左轉”的政治發展模式,從而為中國帶來民主希望,不過談全面開放黨禁為時尚早,更大的可能是黨內出現新的派系組合。
張鳴:“‘重慶模式’是破產了。因為它這種做法顯然就是延續毛主席的這種意識形態的這種強化、警察統治式的高壓、政治運動式的管理模式,加上一點民生工程,加上一點民粹主義的東西,這樣的東西實際上中共已經試過了,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會加劇他們內部的緊張。到了今天這個模式破產了之後,它會使得‘向左轉’的空氣、未來的趨勢會延緩,或者是會剎車。這種趨勢如果終止的話,可能對中國走向民主有一定好處,但是真能不能夠轉,還是要看下屆的新班子他們會怎麼做,看整個中國社會推動民主的力量是不是足夠大。它這個派系的爭奪會逐漸清晰化,這點是肯定的,它可能會有更複雜的組合,就說不會那麼簡單的什麼團派啦、太子黨啦、江派啦,但是說破局,現在還早。”
就在薄熙來上週四再度公開露面的同日,官方《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評論文章,期間呼籲中共進行改革,指“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有危險。”
王立軍事件引起輿論聚焦討論中國中央領導層權力鬥爭,與及改革、保守兩派的角力。鹿死誰手目前仍是未知之數。不過,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引述北京消息人士指,王立軍可能會被定性為“間歇性精神病發”,而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將繼續受到肯定。消息人士又透露,美領館已向中方交出王立軍談話錄音。
王立軍一夜變節可謂平地起風雷,為中國未來的政壇增添了無盡變數,到底它是一顆瓦解寡頭政治的重磅炸彈?抑或只是激起一輪短暫人士任免風波的小石一枚?相信答案在年底就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