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家服裝企業近日在網上發售的兩款文化衫,引發具有"辱華"含意的風波,中國駐德大使館連續發表聲明抗議,要求公司道歉和停止售賣。有關企業堅決拒絕將問題文化衫下架。德國青年藝術家認為,文化衫的標語顯而易見是"保護動物"主題,屬藝術和言論自由範疇。(吳亦桐/程文報道)
引發"辱華"爭議的兩款文化衫,是德國服裝企業Spreadshirt的產品,文化衫的正面分別印上英文標語"Save a dog eat a chinese"及"Save a shark eat a chinese"中文意思是"拯救一隻狗,吃一個中國人"及"拯救一條鯊魚,吃一個中國人"。標語內容被指涉及種族歧視和辱華。
總部位於德國萊比錫的Spreadshirt公司是一家服裝定制網站,在世界多個國家設有分公司,網站向公眾徵集服裝圖案設計,入選的設計方案會被製作為成文化衫,在網站上銷售。引發辱華爭議的兩組文字圖案,設計者"Quentin1984"和"Monigote"透過媒體表示,他們的設計初衷是為了"保護動物",批評在中國以狗肉和魚翅作為食材。
設計者的解釋未能平息爭論,中國駐德大使館也強勢介入,在3月9日發出聲明,表示中國駐德國使館已與涉事公司及德國聯邦經濟部進行交涉,表示強烈不滿,並要求涉事公司立即將所有辱華文化衫恤下架,以及向中方解釋和道歉。
對於中國駐德大使館的抗議,Spreadshirt行政總裁菲力浦•羅克翌日在公司網站上發表回應,稱公司是一個為創意者提供的開放平臺,按照客戶的需求呈現思想多樣性,公司對於產品設計的判斷和監督,不以社會和政治傾向為依據。他亦強調公司無意傷害任何人,因此向覺得被兩個設計冒犯的人表示歉意。但他們會繼續出售這些有爭議的設計產品。
本台記者在該聲明下方的4條評論中,看到署名"Dr Li"的兩條留言,表示自己作為被傷害的德國華人,感覺該文化衫內容是攻擊和蔑視,企業無法逃避責任。另一位署名"wang"的網友也猛烈批評了Spreadshirt公司是一家種族主義網店。
3月11日,中國駐德大使館再以"勿以自由、開放名義侮辱他人" 為題發出聲明,指責Spreadshirt公司行政總裁菲力浦•羅克的聲明,是為其銷售辱華產品辯解。
旅德中國畫家孟煌向本台表示,首先作為一個中國人,他並沒有覺得被冒犯,因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設計者真實的意思表達,是對中國人野蠻食用一些動物的抗議。德國媒體也有很多關於中國廣西玉林狗肉節,為食用魚翅殘忍割掉鯊魚的雙鰭,導致鯊魚死亡的報導。
孟煌:就等於自己是小偷,你還告別人,你自己吃了狗,吃了鯊魚,跟今天的文明相違背。藝術家都是個人行為,他是表達憤怒。我也是中國人,那又怎麼了,有正常心理的都不會那樣想。要是能找到這個藝術家我都願意和他合作,畫中國人吃鯊魚吃狗肉,那大使館會怎麼說?
德國青年藝術家阿萊克斯•羅透過郵件向本台發來評論,他認為捍衛言論自由是德國非常重要的價值,比如2016年北德意志電視臺曾播放批評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壓制新聞自由和侵犯人權的歌曲,土耳其外交部為此召見德國駐土耳其大使,德國政府和歐盟認為允許這首歌曲播出是捍衛言論自由。
阿萊克斯•羅:我不認為公司應該道歉。這兒有言論和藝術表達自由,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時間都適用。因此他們有權出售那些帶有這些口號的T恤。這些口號沒有指向任何個人或任何名字,不存在侮辱尊嚴的問題。事實是,狗和海豚正在被吃。
德國最具規模的報紙"圖片報"、"焦點週刊"等均報導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的聲明,和一些中國人的不滿情緒,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連續在報道中放大"華人的憤怒",並稱在德國的華人,都希望中國政府向這家企業所在地萊比錫政府施壓,也可以提告這家公司等,最起碼要讓公眾知道這家公司"道德缺失"。
相比較國內大規模針對韓國企業樂天的抵制行動,至目前本台還未看到由中國政府主導,針對Spreadshirt公司的集體抵制行動。
旅美藝術家吳玉仁認為,在事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中國駐德國使館扮演的角色和姿態,中國政府時常以"民族主義"作為"殺手鐧",轉移國內矛盾和公眾關注熱點的視線。正值兩會,德企文化衫被指"辱華"事件再次點燃了一些"愛國者"的熱情。
吳玉仁:他們有點小題大做,面向的群體是非常明確的,國內大的氣候需要更多的事件,甚至創造一些事件讓國內人的目標、關注點會轉移;而且他們一直煽動把政府、民族跟國家攪在一起,他們也用一些激發民族愛國熱情的東西。
本台記者詳細瀏覽Spreadshirt公司的網站,發現網站上還有很多與這兩款T恤設計相似的產品,如:拯救一條鯨魚吃掉一個日本人(Save a whale eat a Japanese)、拯救大麻吃掉荷蘭人(Save marijuana eat a Dutchman)等。目前還未看到來自其他國家的抗議。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