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會客室:程翔從第二支管治隊伍談香港對中國的價值

上一集我同各位聽眾邀請到對中國事務非常熟悉的時事評論員程翔同各位分析,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在黨校學習時撰寫的文章,深入探討後,跟香港市民爭取雙普選之事,不無關係之餘,更指出倘若中國政府要在香港成立第二支管治隊伍時,箇中不獨牴觸《基本法》第廿二條即有關中央政府屬下各部門、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管理事務一項外,更會可能觸動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國的英國及其他國家的關注。

0:00 / 0:00

今集,程翔會再講,倘中央政府在香港真的安插第二支管治隊伍時,究竟受影響的是否只是香港,中國是否可置身度外?

問:香港的人大及政協在過去,都曾投訴指香港的支援不足,希望在香港設立辦公室也不能夠。這次說,香港第二支管治隊伍的概念出現後,他們都不是明顯地說反對,你自己對中國國情或運作甚為熟悉,你自已怎看他們執行自己應有自己的責任、應有自己的職務時,是否真的不方便,不能夠履行自己應有的職務呢?

答:我當然不認同這看法,老實說,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大或政協,你要做一件事,沒有人可以阻止你,你說人手不足,這也許是事實。但問題是,你要考慮人大或政協是一國两制下的另一制的權利架構,所以,你很難要求另一制的權力架構下在香港扮演一個什麼特別的角色,因為如果你嚴格遵守一國两制的原則的情況下,嚴格來說,人大及政協不是在香港經過一些選舉機制如普選機制產生,同香港的另一制,基本上是脫節的,它只屬中國另一制架構。這情況下,你很難要求香港政府在香港提供你一些什麼場地進行運作的。

問:大家都知道,中央政府在香港有很多自己的人員從四方八面搜集資訊。過去,他們的運作亦非常順,可以成功收集資訊,現在如果要把這機制浮面成為系統及合理化,其實會否反映他們對現時的立法會或香港政府抱有不信任的態度?

答:我不想推測中央政府對香港政府抱什麼態度,我只是想講從這種做法與本身《基本法》是相阻的,我想特出這點。至於,它如何評價或者猜測現時香港特區政府,我相信我沒有這樣的條件去猜測,因為我不知現時北京怎樣去看香港政府。

問:很多人說,今天香港特區政府有這一個两制,是為台灣作為一個例證,今天有這概念的轉變,你自己相信對未來台灣的管治會否造定一定性影響?

答:首先北京一國两制的方案在香港實施是想做給台灣看,但台灣由第一日起已講明不會接受一國两制,因為他們好強調台灣有自己的情況,他們可以向北京政府說不。所以,今天我們若仍說一國两制是做給台灣看,這個觀點我覺得已經不合時宜。即使是這樣,北京若在香港搞第二支管治隊伍,這只會強化台灣拒絶一國两制的模式。

問:你怎看若這概念真落實,對香港的影響怎樣,對國內的發展又會否有影響?

答:我自己覺得香港對中國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我們從百多年歷史看,香港其實一直扮演推動中國進步的角色,如果你從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來看。那為何香港能以彈丸之地發揮與自己面積完全不相稱的作用呢?我覺得關鍵香港在這百多年來是中國最自由的地方,思想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資訊自由,所以,才能夠凝聚到很多思考國家問題的人在香港集結力量,發表意見。正因如此,香港才可以發揮一個與自身體積絶不相稱的作用,推動中國的文明,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這其實是百多年來的香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一國两制如果能夠成功,在香港回歸之後繼續藉著一國两制能夠成為中國最自由的地方,那對香港這百多年來光榮的傳統便可發揮下去。但如果你現在欲用種種的方法來抵銷一國两制的作用,那香港的作用便會慢慢消失,香港作為推動中國不斷文明的作用消蝕了時,那便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大的損失。所以,我常說我們那麼強調一國两制,其實除了衛護於香港這個一國两制,小小地區的自由民主、法治及人治之外,其實更著眼於大遠和遠處,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現代化及走向文明這歷程,所以,我希望我們內地的同胞都能看到這個重要性,一起維護一國两制。

問:你是否相信他們真的看不到呢?你是否相信它們真的想有一個更自由,更文明的社會?

答:我是好相信因為今時今日,很多國內人要發表意見都會來香港發表,這就說明,大多數人都好珍惜香港這一片自由的樂土。

問:我們說這黃土地,除香港外,你是否相信中央政府希望有一個更自由,更開放的社會呢?

答:我覺得可能中國的當局都希望,都看到一個更開放的社會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有一個難以如願的鴻溝,就是它們堅持一黨專政的政體,我覺得這樣是很難讓他們同現代文明接軌。

今集節目時間又到了。下集同樣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