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領導層履新後,強調對抗環境污染為首要急務之一,聲言將透過鐵腕執法解決。環保部門指出,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200億人民幣。不過,公眾對領導人的承諾不寄厚望,認為推出的環保措施祇是門面功夫。(馮日遙報道)
李克強首次以國務院總理身份會見記者時,就被問到如何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李克強這樣回答。
他說:"記者先生提到北京已有一段時間,實際上在中國東部,出現大範圍出現霧霾天氣,我和大家一樣,心情都很沉重。我們要下更大決心,以更大作為去進行治理,已查明的人為因素要限期治理,要堅決整治。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奮鬥,大家都盡一把力。"
李克強又強調,政府應當鐵腕執法、鐵面問責,將提高環保門檻,淘汰落後產能,治理污染和食品問題都要公開、透明,讓公眾、媒體能夠充分、有效地監督,形成倒逼機制。
關注空氣污染問題的北京維權人士胡佳指,溫家寶在任總理時,亦曾提過空氣污染的問題,但卻沒有新上任的李克強總理那麼著重,李克強提到新政府要鐵腕執法、鐵面問責,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讓人民呼吸潔淨空氣、飲用安全水、食用放心食品;要通過建設創新、廉潔及法治政府,實現經濟持續發展、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三大目標,胡佳認為,這次環境污染如此受到重視,與去年底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率先披露當地PM 2.5空氣污染指數十分嚴重有關。
他說:"那次美國大使館公布了PM 2.5指數高達600多,令很多人開始驚覺,中陸當局以往所公布的指數都是有封頂的,即超過300已屬空氣污染嚴重,但此事後,很多人開始知道PM 2.5實為一些污染物,會對身體造成侵害,大家都留意了並引起輿論後,大陸當局迫不得已在2012年中開始公布有關數據。"
在北京居住了39年的胡佳指,他從未試過在北京一個月內,連續數星期都是處理空氣污染嚴重,並且被霧霾籠罩下生活,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們,每日活在有毒的空氣中,身體毛病愈來愈多,聽海外的媒體報道,當污染物數量持續上升達兩天或以上,心臟病病發率便會提升4.4%至4.6%,而空氣污染物確會引致氣喘,從而加重心臟負荷,令市民每日出街均冒極大的生命危險。
他說:"經常處於重度污染的情況下,我們出街都要戴口罩,否則鼻頭會變黑,在街上像透不到氣的,會有胸悶,咳嗽挺厲害的,氣喘加劇,這些病症均會加重人的心臟負荷,醫院的死亡率均有提高,我們吸的是毒氣,游的水是毒水,生存很困難。"
當局為改善污染問題,較早前推行多項環保措施,包括汽車雙單日行車,要求汽車改用低排放燃油,胡佳認為,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時,為了令當地在8月份有長達100日的藍天,亦曾採取相關改善排放污染物的措施,但可惜奧運會閉幕後,一切又故態復萌,加上北京當地汽車數量為各地之最,有五百多萬部車,當中不少是公用車,包括用來接載政府官員的公車,在公車數量不減下,駕駛者對停車熄鑰的做法不普及,污染問題根本無從改善,所以,即使新任總理李克強如何強調鐵腕執法、鐵面問責,都祇是做門面功夫,未能解決治本問題。
同樣高居污染指數榜首,連日空氣污染指數爆標的甘肅省蘭州,已經連續兩個多月未見有藍天,當地居民張先生指,當地空氣污染指數長期處於600至900水平,且居高不下,當地一年一度於元旦日舉行的馬拉松環城賽,被認為是當地最有影響力的群眾體育賽事之一,每年均吸引逾萬人參加的活動,因為天氣污染嚴重,當局決定將賽事推遲到8月8日舉行,屆時能否進行仍是未知之數。張先生指,環城跑自1973年首次舉辦公以來,第一次要延期舉行,令不少民眾感到失望和遺憾。
他說:"這個活動已經持續舉行了近40年,活動未能如常舉行,我當然感到很遺憾,因為重工業的發展,環保配套未能趕及,令大氣受污染,我理解當局延後賽事的原因,因為在嚴重污染的環境下,人體進行劇烈運動時可能會受到損害,當局已發出黃色警報,去年連續多日均是重度污染,蘭州已是國內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
張先生指,蘭州境內緊密地佈滿石化、煉鋼、礦山冶煉等多種高污染源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為國家和當地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卻難以避免將大量硫化物、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出來,加上近年與日俱增的機動車,亦令蘭州的空氣污染雪上加霜,目前當地政府已擴大植樹和下達煤企改善近三千台煤鍋爐改造任務,強制這些企業使用優質的無煙煤,並已獲國家增撥三億多元的資金,改善蘭州的污染問題,張先生希望當地盡快重現藍天白雲的日子。
他說:"我從小在蘭州長大,小時見天空總是藍天白雲,河水是清淅的,但經歷數十年的工業快速發展後,經濟收益大大提高了,但卻付出環境被污染的代價,但我希望在政府的重視下,蘭州能盡快重現藍天,情況較北京和西安好。"
另外,陝西省西安市的空氣污染亦十分嚴重,剛過去的二月份的28天中,當地祇有一日有良好天氣,其餘27日中有6日屬輕度污染,5日屬中度污染,6日屬重度污染,10日屬嚴重污染。據陝西省氣象台的天氣報告指,3月初開始受寒潮影響,有大風降溫天氣,對霧霾天氣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西安市維權人士馬曉明向記者指,近日西安周邊的天氣好像有所好轉,能見度雖然好了些,但市民仍然感覺到空氣質素不太好,主要仍然是浮塵,從上游帶來的,雖然省政府已強調會執行多項環境保護措施,但地方政府能否貫徹執行,不禁令民眾提出質疑。
他說:"在我們上游仍然有多間煤企和水泥廠,他們的污水排到下游,煙囪長年排放廢氣和粉塵,對下游的飲用水源造成嚴重污染,空氣無法得到改善,省有政策下來,但鄉鎮政府未見有何行動,企業都與地方政府官員有關係的,甚麼政策下來都無用。"
曾因揭發村官經營的造紙廠嚴重污染,被當局羅織罪名陷獄的浙江環保人士陳余千,他出獄後繼續跟進當地的污染問題,日前他在其微博戲言懸賞30萬,請環保局長到下河游泳親自體現水質後,遭40多人打砸寓所和圍毆,陳余千指,大陸空氣污染的根本問題在於污染排放量不斷上升,儘管中國當局對污染企業的排放量做出限制,在目前的制度下,無法有效執行。
他說:"目前中國一直採用行政命令來解決問題,但這是不管用的,因為行政命令的發佈者和污染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不管你拿出種種方法,舉例一間污染企業,他的廢氣排放量大,污染非常嚴重,但企業會用錢賄賂相關的官員,然後繼續生存下去,而另一個廢氣排放量較輕的企業,給官員送的錢不夠,就會被關掉,在無法治的國家,命令如無物。"
根據國家環保部制定的目標,到2015年,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個區域的PM 2.5濃度要比2010年下降6%。
中國大陸環保部門指出,大陸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人民幣200億元。
國務院較早前發佈消息指,到2015年,全面查清大陸土壤環境狀況,"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勢頭"。不過,《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指大陸環境保護部多年前就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體系",但由於土壤污染趨勢難以遏止,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體系時間表被迫延遲到2020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