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蘭州交大博文學院真相再調查

0:00 / 0:00

在持續的輿論壓力下,甘肅省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院長陳玲,週二(24日)前往已故教師劉伶利的住所,向她的父母道歉,並簽訂了總額為50萬元的賠償協議。經本台記者調查發現,該校院長陳玲不但在劉伶利事件中弄虛作假,還大量拖欠教師工資。而類似的野雞大學,在當地並非博文學院一家。在公立大學、教育主管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的合謀下,大批學生成為犧牲品。(程文 報道)

據央廣網週二報導稱,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院長陳玲等人與當日下午兩點多來到了患癌去世女教師劉伶利的家中,向劉伶利的父母道歉。

隨後,校方與劉伶利老師家屬對補償問題具體商談,雙方達成和解,並現場簽署了《和解協議書》。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向劉伶利的父母支付補發的工資、喪葬撫恤金、補償所有醫療費、親屬救助金、撫慰金等,共計50萬元。並將于簽約2日內付清。

而在簽約前一天,蘭州交大博文學院官網發佈公開道歉信,稱在劉伶利患病後,在沒有掌握真實情況前,學院草率做出了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實屬不妥。並稱以實際行動彌補過失。

為此,本台記者聯繫上劉伶利的母親劉淑琴,但她表示不再接受採訪。

她說:你是哪里啊?我們現在不再接受記者(採訪)了,好吧?我們現在心裏面很悲痛,我們再也不想說什麼了。

而多次為劉伶利奔走的朋友聶小姐則表示,她尊重劉伶利母親的決定。得到50萬賠償,對劉伶利父母今後的生活很重要,劉生前治病花了40多萬,家裏很困難,他們急需錢。

她說:這怎麼說呢?應該是這50萬意味著是她爸治病的錢,還有就是他們以後養老的吧,生活費吧。還有一些債務,她生病的時候,應該還借了一些錢。劉伶利她治病也花了40多萬。所以到現在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我說話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這個是她媽媽自己決定的事情,所以說我們也不好說。

而當地人士劉先生則告訴本台記者,蘭州交大博文學院的老闆陳玲願意補償50萬試圖平息事件,是因為事件被曝光之後,引發了強烈的關注,很多人也擔心會牽出更多的黑幕,也給陳施加了壓力。他認為,此事不僅僅是學校冷漠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運作體系出了問題。

他說:再深挖的話,可能扯出其他的官商勾結這一類的事。到現在我跟你說話的時候,他們已經表示給各種各樣的補償50萬元。劉伶利老師的家裏面確實需要錢。這個問題的根本問題是我們這個制度的失衡。這種制度不改變,這種事情每天都會發生。

而蘭州交大博文學院校方也沒有正面回答本台記者的查詢。該校辦公室稱,他們的消息都會發佈在官網上。當被問及別的被開除的患病老師的事情將如何處理時,該辦公室人士稱,他們有消息會在網上公開發佈。

據本台最新掌握的資訊稱,蘭州交大博文學院事件由來已久。該院很多明目張膽的違法的行為,已經持續了10多年。

據一位知情人向本台記者透露,院長陳玲直接將責任推給了人事處長江雪芸,其實人事處長也只是一個打工的。江是在前任人事處長馬某被陳玲趕走後,才頂了上去,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權力。學校所有的事情,都由陳玲說了算。

陳玲本人就直接涉及到學歷作假,購買虛假榮譽用於宣傳等。陳玲本人的學歷是初中肄業,而現在她自稱是博士文憑。這個文憑怎麼來的很值得懷疑。

他說:假文憑,百分之百假的,實際文憑是小學文憑。陳玲啊,她有一個特點就是給自己會買一些榮譽。什麼甘肅省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員呀,她所有的這個榮譽證書,全部是買來的。當時他買這個榮譽證書的那個,就在甘肅省政府斜對面有一個叫泰升(音)大廈那個樓上。那是一幫騙子,那個東西應該是假的,好幾年前買的,掏了2、30萬。

該知情人還透露,此前陳玲是在蘭州鐵路局那邊擺地攤,2002年買了一小塊地,就開始辦學了。後來辦學賺了很多錢,又逐步擴大校園。但陳玲在學校的投入上始終很摳,相反,他們聽說陳玲將從學生身上賺到的巨額金錢,投到甘肅酒泉的一家電廠去了,導致學校老師的工資和課時費極低,還經常被拖欠。教學質量很糟糕,很多本科生和專科畢業生就可以學校裏當老師。因為待遇很差,學校經常換老師。現在,很多被拖欠工資和課時費的老師都在起訴陳玲。他們聽說陳玲有很多案子至今還在法院掛著,沒有了結。

知情人表示,陳玲的博文學院每年的招生指標約3000多人,在甘肅的民辦學校裏高居前列,而很多別的學校的招生指標,則一直被甘肅省教育廳卡住。這也一直讓他們覺得奇怪。而對於民辦學校來說,招生指標就等於巨額的金錢收入。

而當地另一名要求匿名的人士透露,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這樣的問題,在當地並非個例。就在博文學院附近,還有一所外語職業學院以及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因為學校的工資和課時費都很低,很多老師同時在三個學校裏代課,以增加一點收入。附近一所民辦高校的院長馬某,基本是文盲,更不懂外語,但他居然是外語學院的院長。

據悉,中國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民間資金辦學,原本是希望像歐美發教育發達國家一樣,借用民間資金,建立成體系的優質私立大學,但多年來,這種想法完全落空,相反,很多私立學校成了“騙子”的代名詞,並成了官員和一些公立大學管理者牟利的工具。

據教育記者陳先生透露,中國的民間辦學是圈錢是公開的秘密,也正因為其暴利空間,要獲得類似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這樣的省管獨立學院的辦學許可,非常困難。需要涉及到無數的部門和機構,因為,據他所知,能成功運作類似專案的,都有高官的勢力作靠山。

他說:獨立學院的主辦者,一般都是有高官在背後做支撐。要不然他沒有那個能量,把一個學校辦起來。並且它的審批也很難,就是說自己有一個投資意向,有資金了,首先是要跟合作的公辦學校雙方一起準備資料,向教育廳提出審批。在興辦的過程中,它一定牽涉到土地。先要通過土地管理部門去取得土地的使用權。他的收費標準,是要通過經貿委(實為發改委)審批。甘肅省教育廳審核通過後,教育部還要審核批准,非常複雜。

陳先生還認為,此次蘭州交大博文學院曝出的風波,包括院長將學校變成夫妻店,母子店、都是現有的民辦院校裏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僅僅是中國民辦高校黑幕的冰山一角。
本台記者再次致電甘肅省教育廳,但該廳的公開電話依然無人接聽。蘭州交大校辦主任錢勇生的電話也無法撥通。

去年初,蘭州交大博文學院老師年輕的英語老師劉伶利在患癌後被學院開除,此後,劉伶利提起訴訟獲勝訴,但校方一直拒絕執行。在其生命最後的日子,劉伶利拖著病體擺地攤求生存,亦遭城管冷漠驅趕,本月14日上午9時,32歲的劉伶利去世。僅僅3個小時後,其遺體即被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