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威脅全國 市場防疫措施形同虛設

0:00 / 0:00

非洲豬瘟疫情正在全國各地蔓延,並已南下擴散至湖南地區,當局證實全國共有12個省失守。更揭發有人將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香腸帶到日本,在北海道入境時被截獲。本台記者調查後發現,市民現有的生活習慣和形同虛設的市場檢疫制度,中國絕大多數地區,根本無能為力阻止已感染非洲豬瘟的食品流向餐枱。(黃小山 / 程文 報道)

屠宰場通常在午夜12點左右即開始殺豬,凌晨3點左右,剛宰殺的豬肉會被肉販運往各個農貿市場,並在凌晨5點前分割整理,擺放上銷售點。

根據規定,在縣級以上城市,會有檢疫人員在市場裡巡視憑肉眼判斷檢查,並為這些即將銷售的豬肉蓋上已檢疫的章,並收取相關的費用。而在一些城鄉結合和鄉下的臨時市場,連肉眼檢查的流程也沒有。

湖南省桃江縣律師陳科雲證實,臨時市場是利用目測檢驗而非實驗室檢驗,此外,將病死豬肉加工成凍肉,然後在異地處理,本身就是一門生意,也是很多不法商販的常態。

陳科雲律師:市場上銷售的肉類食品,它理論上是都有檢測,動物防疫部門,他會在肉上蓋個章,說明它檢測了。他們就是去看看,蓋個章啊,就這麼簡單。實際就是目測,實驗室檢測應該沒有。而且市場上很多那個冰凍的豬肉,都是有很多病豬啊,殺了就賣給凍肉廠啊。凍肉廠然後再異地處理啊。因為有很多人專門做這種生意啊,因為那個很便宜嘛。所以這個東西處理不好的話,可能還會蔓延到很多地方去。

事實上,從湖南法院的判例顯示,此前湖南的邵東縣的肉類加工廠、以及旅遊重鎮張家界多家企業,都大規模加工病死豬肉,並製成臘肉銷售給外地遊客。而當地的衛生檢疫官員,則為其提供方便。

此外,當地的一些所謂的大型集養殖場和加工企業,還低價從外面購進生豬。

本台記者致電當地一家上市的豬肉企業管理人員劉女士,她證實,她們現在暫時不收購外面的豬了。她稱企業本身自己就是產豬的,所以不收購外面的豬肉。但她拒絕回答此前收購的原因和價格。

湖南媒體人朱先生認為,非洲豬瘟迅速傳播,原因太多,比如飼料和貧困問題,以及民眾的道德淪喪。但在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甚至是暴力陰影下,即使是他們想干預也深感無力。

朱先生說:貴州、雲南那邊它有個習慣嘛,他們就是泔水嘛,提回去然後再喂豬嘛。像雲貴川這邊,都這樣的。這個病毒本來傳播性都很快的,但是在中國的偏遠地區,一個老百姓好不容易養一頭豬,得了豬瘟,他會扔掉嗎?就說(補償)1200的話,肯定會虧的,老百姓很多不願意,他就會流入到市場。他自己不吃呀,反正中國已經到了互害模式,沒辦法的。我都對這個社會一點都沒有信任感,我都不願意去瞭解這些事情。你一瞭解馬上有熟人的電話就打過來了,或者說有恐嚇電話就過來了。哎呀!

另據知情人士黃先生透露,隨著非洲豬瘟的快速擴散,中國生豬最重要的產地四川和重慶,被成為是中國豬肉供應最後的防線。但以西南最大的農貿市場、重慶江津雙福農貿市場為例,無論是中國人的消費習慣,還是現有的檢疫水準,他們都不能做到實驗室檢疫。並且目前這種事情很敏感,沒有市場和加工企業敢回應此類問題。

黃先生說:他們屠宰場是在江北,有幾家大的企業,出廠的時候,它自己檢測,是這樣的。因為它檢測很費時間,按中國的消費習慣,喜歡吃那個鮮的東西,所以呢,在這個檢測上它有可能說時間是來不及的。那這個事情肯定很敏感了,怎麼會回答你呢?

據悉,為了防止北方的染毒豬進入四川境內,農業部和四川省在川陝交界點,建了檢查點,嚴禁危險的北方豬肉進入四川。但當地知情人告訴本台記者,大家都知道最後防線依然會被突破。為了延緩疫情傳播,川北片區的綿陽市,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始要求農戶和小規模養殖戶先殺豬以減少損失。

廣東一所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麥先生告訴本台記者,此次暴露出的豬肉製品已經染毒,染毒食品本身的資訊不透明,加上病毒流入餐桌可能帶來的危害,都需要高度警惕。

麥先生說:應該說是豬肉受感染了,或者說是受感染的豬被做成了香腸。可能是其他途徑的豬被污染唄,比如說餐館裡啊,工廠裡啊被污染吧。病毒本身煮熟對人體危害不大,如果直接切開取食,這就比較危險,你要看它這個香腸裡面病毒的這種密度多少,這塊如果說感染的嚴重的,有可能對人有潛在的威脅。

麥先生還表示,目前的企業資訊不清,去向不明,這些都需要官方迅速搞清楚。但目前大家困惑的是,即使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預警,在國內也處於被封殺狀態,甚至很多大學老師對非洲豬瘟疫情也不知情,這讓人更為憂慮。

麥先生說:所以關鍵是哪一些企業它有這些?然後它來源是甚麼?它銷售的管道主要在哪些省份?如果政府有興趣,它肯定會瞭解得很清楚。我以前是做過動物學方面的工作,也做生物統計的工作,根據我瞭解的資訊,肉聯廠它的產品比如香腸,可能會攜帶有這種病毒。國內你知道她很多這一類的消息不會讓公眾知情。糧農組織的那些警示,國內的老百姓、包括大學教師們也不知道啊。只有這個知道這個內幕的人才會去考慮這個事情了。

麥先生稱,現在大家都知道,爆發這場非洲豬瘟疫情的源頭,是因中美貿易摩擦而來自俄羅斯,官方此前也可能沒有預料到有如此嚴重的後果。他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做包括基因測序在內的全面研究,以掌握其變化情況,並整體評估風險。但他稱,目前沒聽說已從該層面進行應對。

麥先生說:如果是按照它擴散的這個規模,應該是需要做數據分析,做相關的基因所研究的,就是說看它的變化情況來界定它的危險程度。起碼現在認定是俄羅斯傳來的嘛,因為原因就是這個中國大量進口俄羅斯的豬肉嘛。貿易現在是政治問題,國內是講政治的嘛。這個領導決策有關係呀。估計相關的部門沒有考慮到那麼周全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存欄量高達4億頭。今年8月1日,中國官方稱瀋陽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在此後的2個多月裡,疫情迅速從北到南擴散到整個華東。本月21日,中國西南的雲南昭通出現疫情,並直接威脅到臨近的貴州和四川,業內認為,這標誌著最後的生豬基地也已不保。迄今為止,官方稱已有20萬頭豬已被撲殺,但因中美貿易戰而引進俄羅斯凍肉引發疫情的消息,則被全面禁止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