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剛為人母的廣州居民潘女士對本台表示,家長都比較擔心子女會在幼兒園感染傳染病,她坦言並不了解乙肝病毒是如何傳染,但如果其四個月大的兒子不幸感染乙肝,她是絕對不會讓兒子到幼兒園上學。
中國衛生部有關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草案出台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說明了中國社會對乙肝病毒的認識貧乏,同時也有不少誤解。美國乙肝基金會公共衛生副主任陳剛醫生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中國的乙肝人口佔總人口數的到百分之十,害怕乙肝病人傳染他人而拒絕乙肝患者上學和工作,是毫無科學道理的歧視性做法。
陳剛表示,乙型肝炎主要是經血液和體液傳染,一般日常生活接觸是不會受到感染。注射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最好方法,兒童接種疫苗後產生乙肝抗體,從而淂到保護不受到傳染和威脅。他指出,不讓乙肝兒童入學,不代表健康的兒童不會受感染,他們也有可能在校外和其他的地方接觸到病毒,因此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
陳剛說,乙肝疫苗的副作用非常少,一般要求打三針,打了第一針後,在一個月和六個月後分別接種第二和第三針。三針接種後,百分之九十五的兒童都能產生乙肝抗體。
對於有乙肝寶寶家長要求當局取消強制性的乙肝檢測,陳剛認為,學校是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健康體檢,但問題是個人的健康情況和醫療報告應該是保密,不應隨便傳播。
陳剛指出,要消除社會對乙肝患者的歧視,中國當局除了要取消強制性的乙肝檢測外,還需要普及有關乙肝傳播、預防和治療的科學知識。有正確的知識,人們才會改變對乙肝的歧見和態度。
中國是乙肝病毒的高發區,患者超過一億三千萬人。陳剛呼籲中國國民必需定期對肝功能進行檢測,這對控制乙肝對健康危害和降低原發性肝癌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