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的代表律師清楚表示,這行政指令是違法!
「昂山素姬現在再度被軟禁在家,其實,不是因應較早時法庭指其違反禁令而承受的懲罰,而是根據政府下的行政指令,這根本就是違反法例,再者,政府依據的法例亦沒有說,違法者可接受家庭軟禁。所以,我們已準備就這違犯法律的行政指令上訴,有關的信件很快便會送交政府領導,提出上訴。」
其實,回顧昂山素姬自一九八八年返回自己的祖國緬甸後,迄今二十年的光蔭,當中有長達十四年之久,都是被禁制在自己的家園裡,寸步難移,更要與外界完全斷絶音訊。可是,她從沒有因為這樣妥協,更沒有畏懼。
今天《書林漫步》,劉雲想向各位聽眾介紹的書本,就是她的一部著作,名字叫《Freedom From Fear》,中文譯名為《免於恐懼》。
這本書大概可分為两部份,前一部份其實是緬甸國民心目中的英雄,即昂山素姬父親的人生歷程。這部份其實是昂山素姬在英國牛津讀書時,不斷搜羅翻查有關父親的資料而集結而成,當中的細節非常仔細,對緬甸這國家的歷史進程有興趣的人士,絶對應該參考這一本書。至於,昂山素姬何以要透過外物來認識父親?原因很簡單,因為昂山素姬於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九日出生後的第二年,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九日,距離執政黨答應將權力移交前數月,她的父親昂山將軍及其組閣全被暗射,命送黃泉。
昂山將軍甚得民心畢竟與他不服當權者欺壓民生有關,書中更紀錄昂山將軍在年少時,已於學校對政治議題甚感興趣,且參加學生會組織,在校高舉愛國主義,當時更有同學撰寫了一篇批評校方的文章,刊載在學校刊物上,惹怒了校方,刊物編輯的昂山將軍被校方要求交出名字,但是,仍是年青小伙子的他深明新聞道德操守極為重要,堅拒交出,校方未肯罷休終將一名曾高調批評校長強硬手腕管治學生的人踢出學校,事件立即引起學生遊行示威抗議,最後,政府被迫插手,著校方成立小組調查事件之餘,被指強硬手碗對待學生的校長被要求提早退休。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昂山將軍滿心要為國家爭取獨立,誤信日軍的承諾會協助緬甸獨立,最後,他以日軍提供的訓練予以還擊,設立地下軍,成功擊退日軍及英國的佔據,讓國家脫離強權粗暴的佔據,得以爭取獨立。
不過,這並不代表昂山將軍好勇鬥狠,他其實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進入大學前,他曾想過歸依佛門,成為僧侶。在一封他寫給朋友的書信中曾為當時的年青人心靈空虛,感到嘆息,並謂除非年青人擁抱自己面對洪流,否則他們會靈魂破產。
昂山將軍對宗教信仰的熱誠、對民族的關懷、對國家的存亡等等的心原來不知不覺間,滲進女兒昂山素姬的血脈上。在書的第二部份,即是輯錄了有關她的一些演詞及媒體的訪問文章等,便不乏昂山素姬對國民的關顧,國家民主之路的看法及憂悒。當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便是她於一九九一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透過英籍的夫婿向全球所有人分享她的重要想法,就是勸免人免於恐懼,亦即是這本書的名字。
在這份演詞中,昂山素姬率先便這樣說:「不是權力腐化而是恐懼;恐懼失去權力因而敗壞了那些掌控權力的人;恐懼權力下的禍患因而腐化了該受禍患的人。好多緬甸人都熟悉有四種原因引致腐化,第一種是偏離正軌,不惜賄賂或尋求個人喜受的慾念;第二種是存心選取不軌之途;第三種是無知;最後一種亦是之前三種導致腐化的根源,最差劣的一種,就是恐懼、抑壓及漸漸喪失的是非感。」
在她的演詞中,昂山素姬領悟到恐懼原來是導致一切腐化的源頭,因此,她勉勵所有人免於恐懼,她不獨言傳,兼且身教。一九八八年前,她與丈夫及两名兒子在英國正呼吸著自由的空氣,過著安舒,前途更是光明的生活,但是,母親搖來一個患重病的電話,她便二話不說,從睡夢中起床,執搭細軟,隻身飛返祖國緬甸,常伴母親,迄至,母親過世,她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工作完了。當年目睹學生為反對政府的貪污腐化,導致民不聊生,而不惜用自己血肉之軀與軍方對峙,導致血淺街頭的慘烈景象。昂山素姬決意留在緬甸,長伴與自己同一膚色,擁有同一國籍的緬甸人群中,站在人群中表達尊重人權,國家要走向民主的訴求。
在《免於恐懼》一書中,更有昂山素姬亡夫寫的文章,文中他坦白地說,昂山素姬自幼便一直想她該如何為人民服務,昂山素姬更是無時無刻記得自己就是緬甸的國家英雄之女。因此,當她目睹國民被霸權政府的欺凌,她並沒有袖手旁觀,一直留守在自己的國土上,正因熟悉自己妻子的志向,所以,當緬甸政府多番勸昂山素姬的丈夫遊說妻子離開緬甸,他並沒有這樣做。
一直認識昂山素姬,亦是在是次訴訟中充當她的辯護律師被問及昂山素姬過去十多年間,一直被軟禁在家的日子裡,有沒有半點恐懼?他立即說沒有,並這樣說:
「她其實是一個好勇敢的女士,她早已作好心理準備面對政府的任何打壓,我相信她那麼多年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她每天都會默禱。」
現時,昂山素姬在英國的兒子十分希望能往緬甸探望母親,不過,機會高低,完全端賴緬甸政府的雅量有多少。
今天的《書林漫步》節目時間又到了,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就容讓我問一個問題給所有聽眾,你心裡有沒有恐懼?下個月第三周的《書林漫步》,劉雲再準備另一本好書,跟各位聽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