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日記(第三集)――圣地

在今天的湄公河之旅節目中,記者來到瀾滄江沿岸青藏高原遊牧民聚居的地方,沿途採訪了一個藏族天葬的地點。所以我們會同大家講一下青藏高原藏族牧民的葬禮和宗教。(潘加晴報道)

0:00 / 0:00


湄公河日记(第三集)――圣地
YouTube視像資料

遠離瀾滄江水源的高原是佛教的土地,承載了藏人信仰的聖物無處不在。四處可見山中、平原上、河畔的瑪尼石堆、風馬旗、寺院和僧院。

一名朝聖者告訴我們,這是青藏高原,屬於藏族佛教的土地。他說﹕“在寒冷的碎石路上,朝聖者們排着長隊向拉薩而去。這是一個長達六個月的旅程,朝聖者們俯臥在粗糙的土地上,滑着前行。”

他又說﹕“我們向釋迦牟尼跪拜,求他讓我們最尊敬的人回到他作為精神領袖的位子上。我們做完禱告以後就回家。我們不怕冷,不怕死也不怕餓。”

瀾滄江是這塊聖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地人告訴我們有關藏族傳統的嬰兒河葬禮。幼兒有純潔無邪的心,所以他們獻給扎曲純潔的河水。藏人不吃河里的魚,僧人常常到市場去買魚,然後將他們放生瀾滄江水。

朝聖者說﹕“我們一般會帶一、兩袋魚。有時候一些被放生的魚已經死了,喇嘛說我們可以吃這些死魚。我們把活魚放到水里,它們就會游走。”

我們拜訪了一個藏族天葬地點,天葬是源自佛教重生慨念的藏族傳統。剛去世的身體被解剖,隨後獻給高原上的禿鷹。但在當今的西藏自治區內,天葬是不政府被允許的儀式,並正漸漸消失。我們拜訪的葬地已被圍欄圍起,目的是要禁止這種儀式,驅走禿鷹。

一名藏族牧民對我們說﹕“圍欄對亡靈不好,我們藏人覺得就連太長的草都會傷害亡靈。這些剛豎起來的圍欄讓他們痛苦。我願意坐監換回亡靈的自由,這是很重要的,我真的很痛心。”

葬地是我們最後拜訪的高原地點之一,它的圍欄闡述了中國政府對藏族文化的系統性滅絕。一位當地人告訴我們:政府先剝奪藏人的信仰自由,然後禁止他們執行傳統儀式。將來人人都會成為中國人,就是沒有藏人了。

在這種迫害下,他說﹐希望虔誠的朝聖者和藏人們能夠堅持不懈保存他們的信仰。

朝聖者對我們說﹕“藏族佛教一個基本教義就是要為將來考慮,當我們考慮將來時現在,就不只是關心現在,也關心未來的人。我們這樣做,是為了盡力報答我們過世的父母和祖先,也是為了活着生命都快樂。這是我們的目標。”

明日我們會繼續播出我們記者的湄公河之旅。我們記者會在雲南向大家講述在氣候和環境改變下高原冰雪溶化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