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2021年10月,將「起底」行為刑事化,私隱公署周一(17日)在立法會上指,網上起底個案大幅下降,去年處理442宗起底,按年跌42%,當中涉及政見糾紛的只有10宗。不過,去年香港記協向公署投訴記者被滋擾、起底,公署就沒有披露詳情,又沒有交代案件是否以「政見糾紛」歸類。評論指,個人起底刑事化後,香港記者被滋擾、起底都未有在立法會上跟進,形容是政治化下的私隱法例。
去年共處理442宗起底個案 按年下跌42%
香港私隱公署周一(17日)到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報告去年工作,專員鍾麗玲指,自從2021年有關「起底」的新修例實施,網上起底個案大幅下降,去年共處理442宗起底個案,按年下跌42%,當中118宗已展開刑事調查,警方至今拘捕20人。起底最多的原因是金錢糾紛,但亦有10宗個案涉及政見糾紛。

私隱專員鍾麗玲說:「在2024年只有10宗這些個案,這些個案部分涉及執法人員,很少部分涉及政治人物,相關的起底訊息,都是以前幾年的起底訊息再次出現,並非新的訊息。」
香港記者刑事起底投訴 專員無披露進度
不過,去年6月起,記協多名記者被系統性滋擾、多名執委被「起底」,會上就沒有議員問及。而據報記協去年,至少就兩名記者向私隱專員公署作出刑事起底投訴。周一會議上,專員沒有披露案件進度,亦沒有表示個案是否屬於「政見糾紛」。

最新發聲的一宗是香港網媒「HKFP」,HKFP上周指自去年11月起,收到針對HKFP的無理指控,包括威脅秘書公司檢視與HKFP的合作、錯誤舉報HKFP籌款產品辣椒醬由無牌工廠生產等。HKFP即日起推行「零容忍」政策,不論案情嚴重與否,一律向警方及私隱公署相關機構報案。
評論:香港私隱法例是全世界最畸形的
時事評論員桑普批評,因當局考慮商界利益,對公私營機構外洩個人資料的罰則非常輕,但自2019年社運後,個人起底行為就要刑事化,形容香港的私隱法例是全世界最畸形的。

桑普說:「一個正常的文明國家,對於個人資料當然要保護,但是是出於對私隱的保護,而不是對政治需求的刑事化。由始至終都是政治化的問題籠罩著整個香港,所以現在無法無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記協現在受到的打壓很要緊,很多記者都被官方有關的勢力、中共所支配的勢力起底,打壓這些記者的人身自由。」
公私營機構個人資料外洩按年增近三成
除了起底,公私營機構個人資料外洩亦是重點,公署全年共接獲203宗通報,按年增近三成,當中的三分之一來自公營機構。社福界議員狄志遠建議加強罰則等,形容專員給人感覺是「無牙老虎」。
專員鍾麗玲回應,會研究加強行政罰款等,不過商界擔心罰款會影響營商環境,又指去年已向20個、大部分來自海外的網上營運商,要求移除超過5,300個起底訊息,超過96%已遵從指示。
編輯:施芷珊 網編:陳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