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的禁區,不可以攝影,不可以錄音,全世界都一樣。不過,在上個星期五,日本外交部,破例批准了日本當地的多間電視台,和世界各地駐日新聞機構的特派員,到機場入境大堂的禁區,採訪已經滯留在機場內16日的大陸維權人士馮正虎。
馮正虎對本台講,他成為了“國際人球”之後,才知道好萊塢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之前曾經拍過一套講述“人球”的電影。這還是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問他感受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已經成電影題材現實版的男主角。
當日,從各地飛到日本,為馮正虎提供支援、帶來生活必須品的,還有大陸著名藝術家艾未未、華航的空姐、和一位來自台灣的研究生林玉姍。而本台及多家外電記者,則也帶來同事及朋友的手信。
當馮正虎接到記者送去的一盒月餅,他對在場包圍著的日本傳媒說,“月餅代表團圓,希望可以早日回到中國。”當時,場面有點淒清、有點感人,也有些令人慨嘆,一個13億人的中國,為甚麼就容不下一個馮正虎。
16日來,馮正虎在機場禁區,吃的第一頓飯,是華航的空姐聽到他在博客中呼籲後送過來的米飯。他對記者講,日本是一個節省能源的國家,洗手間,水龍頭一開幾秒鐘就關,雙手捧著一點水,還算可以洗個臉,刷個牙。他已經有近一個月沒有洗過澡,一日吃的是幾片的餅乾,睡的是冷冰冰的走廊長座椅。
響應公民力量的“空運行動”,為馮正虎帶來補給的台灣女研究生林玉姍,則是細心地考慮到馮正虎要長期抗爭,會營養不良,帶來了維他命。
林玉姍對本台講,“我是中華大學就讀的研究生,我是因為我目前學生的身份,有在上課,剛好我們老師就講到人權問題的時候,提到了馮正虎先生的事情。剛好(公民力量)楊建利先生也是看到一方有難,願意見到捐出一張機票,請一位朋友,能來到這裡,給他一點的援助,給精神的安慰,我就自願擔任這個重要的角色。”
目前,馮正虎彷彿新版電影《航站情緣》的男主角,但日常生活一點都不浪漫。沒有與空中小姐發生感情的部份,也沒有收拾旅客的手推車,賺取分文的劇情,而他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東京成田機場,國際航班入境的大堂。那裡人流穿梭,沒有人願意久留,但就卻是他的“家”。
“空運行動”的林玉姍繼續講,“當然沒有像電影那樣子,刻劃得很完美,畢竟機場還是管制得很嚴格,剛開始,馮先生也說,日本也是對他,不能說不人道,就是態度比較強硬。”
馮正虎笑著,幽默地對記者講,他在成田機場也有一個“攤位”,入境的旅客不會看不到。而當記者落機,才發現“攤位”其實是旅客填寫入境表格櫃台,後面的兩張長凳。這個“攤位”沒有標語,也沒有廣告,只有兩件白色的襯衫,上面用英文及中文寫到:“回國、歸國、不讓上海市民回家,上海政府違法犯罪、有國難歸露宿日本、中國恥辱國民悲哀”等。
其實,日本方面,一直都不容許記者,在入境大堂訪問馮正虎。本台記者及一些由北京剛抵步的行家,當日沒有日本外交部發出的記者證,一度更被在場的日本新聞官阻止拍攝及阻止錄音。
在日本,有大陸奧運場館“鳥巢”設計顧問藝術家家艾未未,現身馮正虎的“人球攤位”,親身來到東京,以示支持。在台灣,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及民進黨的立委高志鵬,星期二則是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的民眾,加入“空運行動”,過境日本成田機場時,探望一下這位“被祖國拋棄的人”。
王丹對本台說:“我前不久也跟馮正虎通過電話,他現在稍微有一點改善,一個是日本警方對他態度,因為媒體的報道,有所改善。二是外界關注多了,在食品的物資供應上,給過去更充足一些,但是我覺得,長期在機場,一定會對馮正虎先生的身體,造成比較大的不良影響,所以我們一方面在記者會上呼籲,從台灣這邊有很多人去日本,希望能夠繼續提供一些物資,均衡他的飲食營養。第二方面,不要讓這個事情一直拖下去,希望中國政府允許他回去。”
王丹說,外界的聲援,對馮正虎有精神上的安慰,“空運行動”正在網上招募義工。王丹講,“我們現在有在網絡,動員一些,招幕一些近期會去日本的遊客。希望有台灣去日本的遊客,主動跟我們聯絡,能夠帶一些保暖,均衡營養的營養品去。但是我還是強調,這種長期的空中接力,運送物資,並不足以保證馮正虎身體的健康。”
馮正虎則對本台表示,他已經有的作長期抗戰的準備,他再次向記者展示仍然有效的中國護照,到期日是明年2月。但從今年6月起,他已經8次被中國拒絕入境。記者問,“要呆多久了?”馮正虎回答,“要問中國政府,這是一起讓中國人恥辱的事件!”
而他已經立了心,撕掉自己的日本工作簽證。雖然日本方面每日都有人來遊說,但他表示已經“放棄尋求政治庇護”,他“只想回家”。對此,“空運行動”的林玉姍也表示:“我也很難講是甚麼驅動,總是覺得說,我想要幫助一個人,就是盡我的能力,幫助他甚麼。然後,其實在我幫他準備這些過程的時候,我突破間覺得,我也很累,有想回家的感覺!可是他隻身在外,不能回家。”
記者:所以你也想把這個故事告訴台灣的國人?
林玉姍:因為真的,台灣真的沒有這樣過,台灣真的很自由,言論很自由,行動很自由。碰到這麼大陣仗的媒體記者,我也帶了很好的影片回去,很完整的15分鐘的採訪。
王丹就對本台講,當他向台灣的年青人講述當下中國人的困境,很多台灣人覺得難以置信,“台灣的年青人當然對中國大陸的認識,是非常的片面的,比較能夠更多看到的,是大陸經濟發展,國力強大的一面,但對中國人,個人的生存困境,或整個國家的弊端,台灣的了解非常少,當我跟他們講,我想大家都是非場驚訝,而且沒有想過,當然不會懷疑我講的是假的,但是這種他們的震撼是明顯和強烈的。”
不過,在台灣,隨著主流媒體強打“認識中國”,“兩岸關係空前緊密”,王丹等人為馮正虎的呼籲,似乎聲音顯得很微弱。週一記者會之後,見報的不多。王丹繼續講:“媒體可以說非常不重視,來的媒體不踴躍,第二天,只有聯合報有很短很短的一兩行字有提到。其它所有的媒體,都沒有報道。中央社也有記者在,全程在,但中央社回去之後也並沒有報道,我想應該是被編輯給壓下來了。可見整個台灣媒體,對中國經濟增長和國力強大,對中國那些有錢人的奢華生活的興趣,遠遠超過對中國發展問題的興建。”
馮正虎,一個大陸的高級知識份子,前中國大陸企業發展所所長,因為在1989年批評官方對六四事件,失了工作。2000年因出版《上海日資企業要覽》和《中國日資企業要覽》兩本書,被指未獲事前批准,判刑3年。
在日本成田機場入境審查大廳南翼的大堂,馮正虎“攤位”的上,擺放著一隻白色的玩具“草泥馬”。或者,這就是國人吶喊無門的寫照。
好啦,各位聽眾,由於篇幅所限,請到本台的網站,點閱馮正虎在日本成田機場的“攤位”及他接受本台的訪問。我是何山,下星期三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