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1-08-18
無良企業因超標排放,或是胡亂傾倒工業廢料,從而引發大規模的自然生態受到破壞的事情,幾乎每天發生。數以百萬計噸的污水排到河流或海洋後,經過食物鏈的傳遞,最終的受害者還是人類本身。(文宇晴報道)
2011-08-12
東江之行最後一站是有一千萬人口的深圳市,市內經濟發展迅速,但缺乏規劃建設令市內十多條河流盡受污染。河水無法飲用,市民只好高價購買東江水飲用。而重金屬嚴重超標的污染河水則被用作種菜,污水菜更會被遠銷省港澳。(畢子默報道)
2011-08-11
紡織業對經濟和社會起巨大作用的背後,隱藏著難以承受的污染代價,其中全國出產牛仔服裝著名的廣州市新塘鎮,在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超標排放令當地居民怨聲載道。假若衣料漂洗不夠徹底,殘留在衣服上的化學物會刺激人體,為環境和人類帶來難以逆轉的威脅。(文宇晴報道)
2011-08-05
東江下游的增城新塘鎮,是全國聞名的牛仔褲之鄉,佔全國牛仔褲出口三成。當地有村民因牛仔褲工業發財,亦同樣因牛仔褲,當地不但衍生了童工問題,環境亦受到嚴重破壞。(畢子默報道)
2011-08-04
東江流域附近的城市跟國內其他地方一樣,房地產項目不斷開發,樓價上漲引起民怨外,一些原本是自然保護區的地段,地區政府為圖利征用開發。由於沒有妥善管理和長遠的規劃,導致周邊環境受到工業源和生活源等污染,居民生活長期受到影響。(文宇晴報道)
2011-07-28
東江流經廣州增城田穚﹐區內集中不少養殖業及電鍍廠,大多未經註冊,設廠無需環保設施,當地人戲稱為“田橋特區”。工廠的重金屬污水流到三公里外的東江,居民在河中捕獲的魚都是有柴油味。(畢子默報道)
2011-07-28
東江擔負著東莞九成以上的供水重任,也肩負著香港700多萬人的生活和生產用水。然而在市內部份企業沒有做到有效排污,以致不少河道污染嚴重,魚蝦絕跡。有學者表示,污染破壞了江河生物淨化鏈,從而造成水生態系統的改變。(文宇晴報道)
2011-07-22
石馬河是東江支流之一,全長88公里,發源於深圳寶安區的大腦殼山,自南向北流經東莞,最後匯入東江。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水荒嚴重,廣東省於是應港英政府請求興建東深供水工程,將東江水反引入石馬河,輸送至香港。石馬河因此被改稱為“東深河”。
2011-07-21
為了解決香港的食水供應問題,60年代港英政府開始跟廣東省購買食水,廣東多個抽水站和水庫應運亞生,現時香港每年花約31億元購買東江水。有環保團體稱,河源政府為賣水給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興建水庫的同時需大舉遷村移民,由於補貼不足,居民無法承擔昂貴的水費,情願飲用山水,不過水質並沒有保證。(文宇晴報道)
2011-07-15
廣東當局在東莞橋頭鎮興建的東江抽水工程,將東江水輸入香港。在東深引水工程現場,記者見到的是一大片浩瀚沙海,挖沙船正將東江河床和河岸的泥沙挖起,江水渾濁。有學者指,采沙作業不僅嚴重破壞環境生態,還會導致咸潮進而影響供水系統穩定性。(畢子默報道)
2011-07-14
東江沿岸工廠大量排放污水,市民一旦飲用會令健康受損外,累積的廢水還會導致“紅潮”。藻類發出有毒氣體的同時,海洋生物也會因缺氧而死亡。在惠州市內也有農民因利潤伐林燒山,大種桉樹,若情況繼續,東江水源很可能有斷流危機。(文宇晴報道)
2011-07-08
東江行第五站記者抵達廣東惠州,當地工廠林立、工業污染嚴重。亞運前,政府強行將一批企業搬遷,實際只是掩耳盜鈴,污水卻仍舊經支流流向東江。盡管水土備受污染,為了生計,懷著身孕的農民工依舊在污染的環境中打工。(畢子默報道)
2011-07-07
在擁有多種金屬礦產的河源市境內,同時擁有珠三角區主要城市飲用水源的水庫。不過當地有企業違規經營,把污染物直接或間接傾倒於河流裡,以致上月驗出逾百人血鉛水平超標,民眾聞水色變。大陸土壤專家指﹐受污水影響的土壤不能復原。(文宇晴報道)
2011-07-01
廣東河源市有大量礦產資源,但當地過度採礦造成的嚴重污染,更引發村民不時與礦主及礦工發生衝突,村民要求農作物損失賠償及抗議,反被警方武力驅趕,有村民去年被捕仍未獲釋,村民指控礦主收買地方領導。(畢子默報道)
2011-06-30
在當地政府的默許和縱容下,大量稀土礦遭人瘋狂開採,加上當地人對欠缺環保意識以致水土流失問題日益惡化。但亦有當地農民情願賺取較少的金錢亦不願開探稀土以免造成環境污染禍害子孫。(文宇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