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上周播出鶴慶兒童鉛中毒事件後,鶴慶縣政府周日在其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截至周日(25日)下午三時,已查出疑似血鉛超標兒童84人。而上週五時當局公布只有39名兒童入院。短短三日內,又有50多名兒童鉛中毒個案。目前這批兒童已經全部集中到縣人民醫院接受免費治療。
據衛生局官員稱,這批患者都是來自該縣西邑鎮北衙村和沙地村的兒童,住院治療的兒童都是疑似中度中毒以上的患者,中度害血鉛含量在250微克至449微克之間,重毒的在450微克以上。孩子們都沒有明顯的症狀,狀況最多是腹疼,加上住院期間染上感冒等。
鶴慶縣政府新聞辦公布說,7月初,縣醫療部門在對村民的體檢中發現,有39名14歲以下兒童疑似血鉛超標。此後,該地區加強了對村民的血鉛篩查,又查出45個病例。初步檢測結果說,當地村民以土法“小氰池”煉金,是引起兒童血鉛超標的直接原因。
但昆明雲信網記者到當地採訪村民均質疑當地的鐵廠﹑金礦及鉛廠對當地造成嚴重污染,當中更有兩個非法鉛廠。
北衙村鄉衛生院一名職工對本台表示,當地近日突出現不少鉛中毒兒童個案,但這些兒童目前已經被移送到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她又說,當地村民私自煉金和工廠污染,是引起村民鉛中毒的原停,污染工廠目前已關閉。
據統計,污染地的2300名村民已有1600人接受檢查,包括500名兒童。預計後續住院的人數會繼續增加。
鶴慶縣北衙片區鉛污染由來已久。縣政府表示,當局已開展取締“小氰池”煉金的活動。迄今已經關閉200餘間“小氰池”。
大理州環保局曾在當地作出調查。當地每公斤的土壤和礦渣中含鉛量多達2萬多毫克,而國家一級農田的含鉛量只有2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