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公開各國政府索取用戶資料和審查的數據
2010.04.21
自谷歌遭中國黑客入侵繼而表示不會再在中國審查搜索結果事件後,谷歌首次公布各國政府對其索取用戶資料﹑要求刪去網上資料,或要求對其搜索結果進行審查的數據,但只限於由去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的資料。
谷歌表示,相信更大的透明度﹐使各國的公民能洞察政府有關的行動﹐相信有關數據可引發討論各國政府有關的權力是否合當,亦希望其他公司能公布類似的數據。
數據顯示,要求谷歌索取用戶信息或刪去網上內容排頭兩位的國家是巴西及美國,分別有3663次及3580次。而在搜索結果審查方面,巴西亦排在頭位﹐有291次,其次是德國﹑印度和美國。
谷歌指﹐在巴西及印度中﹐很多網民使用谷歌社會聯繫網站orkut﹐兩國要求谷歌刪去網上的內容大多涉及中傷或誹謗。谷歌解釋表示,在決定刪去其些內容或數據的過程複雜及困難,既要顧及網民的知情權,亦要保護私隱權,所以在遵守某國家要求刪去其些內容時,但在全球網頁中仍保留有關內容。
谷歌指有時拒絕政府的要求,尤其一些國家機構非正式地要求﹐並非來自法庭的命令。谷歌指, 政府要求刪去網上的內容﹐過去多年很少涉及政治內容。其中一個例子是在阿根廷,一個聯邦檢察官要求谷歌刪除兩個涉及政治性質博客﹐該檢察官指當中涉及他與其妻子的資料﹐谷歌決定只刪除涉及該檢察官的私人資料﹐其他仍然保留。另一例子是在2009年下半年﹐加拿大一名政客要求刪除一個批評他政見的博客﹐但谷歌決定保留該博客﹐原因是該博客沒有違反谷歌的政策。
至於中國﹐谷歌指有關數據在當地是國家機密﹐所以未能提供﹐而谷歌表明在與google.cn合作期間﹐所有搜索結果是必須經過中國政府審查﹐而谷歌在三月時已將在中國的搜索引擎自動跳轉至香港﹐提供不經審查的搜索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