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慨嘆 退黨是忠義兩難全

0:00 / 0:00

宣布退出公民黨及辭任立法會議員的湯家驊批評,香港現時的政治文化,影響到與中央的互信。他形容,退黨是忠義兩難全的決定。他又批評,泛民陣營存在表裡不一的文化。立法會曾鈺成表示,湯家驊辭職,影響不了泛民在立法會的否決權。(戴維森報道)

"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周二(23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在宣布辭去立法會議員之前一天,已經知會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以及在內地與中央的"中間人"。

湯家驊指出,去年人大8.31決定之後,已寫好辭職及退黨信,但認為應在政改投票前爭取多一些民主進程。可惜,最後事與願違。他在表決前已經認為不宜再留在"是非之地"。湯家驊指,如果在表決前辭職,會被人指轉軚。他形容,退黨是"忠義兩難全"的決定。

湯家驊說: 8.31之後,我真的盡了最大、最大的努力,在各方面嘗試找出解決的方法。有時,忠義兩難全,我當然希望忠於黨;但是,對我來說,如果忠於黨等於要放棄我參政的一些基本想法或者目標的話,我不如就放棄。如果我還是忠於我的政治理念,我就應該去開闢一條新道路。

湯家驊又批評,現今的政治文化令人吃驚,削弱香港和中央的互信。

湯家驊說: 如果你做一些其他地方認為正常的政治活動,竟然被視為一種"背叛"社會的行為;如果嘗試和中央打開對話之門,就是"賣港"、出賣民主。這種文化,影響到我們議會的同事對政改的取態。很多時關起門有一種看法,打開門在電視機前有另一種說法。這種文化,亦影響能否增加(香港與中央)互信。如果你表裡不一的時候,政治對手怎樣忖測你的政治立場?

湯家驊認為,從政者應該領導社會,不應太在乎議席的得失,而被社會領導。他又說,他的智庫組織"民主思路"會專注研究如何在香港創造普選的條件。如果三年都不成功,他會考慮是否繼續。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行政會議開會前見傳媒,對湯家驊辭任議員感到可惜,並指是泛民中代表溫和理性的聲音。他認為,泛民政黨有出現偏激化的趨勢。

梁振英說: 有一些政黨所採取的路線,有愈來愈偏激的情況,我覺得是非社會之褔。我十分贊同湯家驊議員講的一點,香港作為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我們有高度自治,但不是完全自治,尤其作為立法會議員,他們與中央的溝通是很重要的。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出,湯家驊辭職的決定,值得政界人士反思。至於出缺的立法會新界東直選議席,要在10月1日辭職生效後,才啟動補選工作,預計最快年底舉行投票。一旦補選由建制派贏得議席,不會動搖泛民在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曾鈺成說: 似乎將問題有些誇大,即使議席由建制派取得,變成建制派在直選上有18席,扣除我作為立法會主席的一席(主席一般不會投票),變成與泛民主派17對17平手,大家留意17對17都是等於否決。泛民主派的否決權,是沒有受影響。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的社評,亦提到湯家驊退出公民黨事件,認為所有泛民議員對政改方案綑綁投反對票,當有議員被迫違心投票,只能在投票後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民主就出了問題。文章指,泛民應該接受當前的政治機制,繼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