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大量自由行、水貨客湧港,近日再次激起中港矛盾,香港社會上再次有聲音,要求檢討深圳"一簽多行"政策。香港旅遊事務專員指,正與中央政府商討政策調控措施,包括"一簽多行"。而有港區人大政協提出"一簽多行"要封頂,規定到香港次數。(林靜報道)
接連兩星期,有香港市民組織到上水、屯門、沙田的商場和街道示威,不滿大陸旅客太多,又指水貨客影響民生,最終引發激烈衝突。周一,在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上,有建制派議員批評示威者的做法影響香港形象。
其中,民建聯的陳鑑林認為,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
陳鑑林說: 我就不太同意把商場內購物的遊客,都說成是水貨客。這種衝擊行動,是會導致很多遊客,不止是水貨客(造成)驚恐。
但"公共專業聯盟"的梁繼昌就認為,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之多,影響香港市民基本生活已到"臨界點",市民不勝滋擾才走出來示威。他認為,港府有需要要求大陸取消一簽多行。
梁繼昌說: 縱使有(議員)同事說購物也是旅遊一部分,但你要想想有沒有人會每年去二十次倫敦,去三十次去紐約,買麵包或洗頭水回來?不會的。我寧願要十個客人,花費一萬元,也不想一萬個客人,每人花費一元在香港。
出席會議的旅遊事務專員朱曼玲,亦認為示威者的做法影響香港形象,予以譴責。承認需平衡旅遊業的持續發展,以及社區承受能力,正與大陸商討調控自由行旅客的數字和組成的結構。
朱曼玲: 我們已開始與國務院那方面作溝通,反映社會上對個人遊的不同意見。在旅客組成方面,個人遊亦包含一簽多行,也是我們檢視範圍之內。在最近出現的新趨勢和社區內的關注,我們會與中央反映和討論。
而旅遊發展局表示,未來一年會投入一億六千多萬元推廣香港旅遊,其中七成六會投放海外市場,餘下兩成四會向大陸推廣,大部分會針對廣東省以外地區。

就社會上出現連串反水貨客示威,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本台訪問時亦認為,政府是時候收緊一簽多行。
鍾劍華說: 一簽多行是否需要取消或收緊呢,每日來港人數是否要設限,我相信香港政府和大陸政府,需要花功夫在這方面調節。
面對水貨客問題一直困擾香港市民生活,港區人大代表田北辰,周一接受"香港電台"峰煙節目時,認同深圳居民的一簽多行政策應該封頂,以照顧香港市民生活的感受,但同時,亦應該開放大陸其他城市,讓有高消費水平的大陸人到香港旅遊。
田北辰說: 其實,那個一簽多行,每人每年來港的次數,一定要封頂,無可能繼續一年讓他們來二百多次,從事水貨活動。我認為一年三、四十次,已經可以解決水貨客的滋擾行為。
田北辰表示,他會在三月北京舉行兩會中,提出有關建議。
經過周日示威衝突後,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店舖周一如常營業,但大批拖著行李箱,前來購物的大陸旅客,未見明顯減少。
而周日在沙田的抗議大陸旅客示威中,警方拘捕的六名男子,年齡介乎17至36歲,他們涉嫌周日在沙田一個商場內參與抗議示威期間襲警、阻差辦公、公眾地方行為不檢和普通襲擊,經扣查後,警方周一落案控告一名35歲男子一項襲警罪,另外三人獲准保釋候查,其餘兩名男子則拒保候查,警方保留檢控權利。
另外,再多一人涉嫌於上周日闖入屯門一個商場被拘捕。警方指,周日被捕的二十一歲男子,涉嫌破壞社會安寧,現獲准保釋候查,三月中旬,向警方報到。
而香港親中報章"文匯報"周一報道指,大陸有關部門對粵港澳進出境水客的綜合治理,將在近期推出新規定,加強對當天多次進出境旅客的行李物品抽查。若過境人士替別人帶物品,非自用性質,都不在免稅之列。有關新規定,將會向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徵求意見。
而本台致電深圳海關,接聽的職員指,手上没有相關資料,無法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