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指反佔中鬥爭未完好戲在後頭

0:00 / 0:00

香港佔領運動結束一個多月,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日前再次發表針對佔領運動的言論,指反佔中鬥爭未完結,"好戲還在後頭"。泛民議員對李源潮的言論感到十分憂慮,認為是將爭取民主的人推向極端。另外,親北京的《文匯報》指,陳健民煽動暴力,是系列暴力事件的罪魁之一。陳健民就回應指,《文匯報》顛倒是非。(何山報道)

李源潮周三(21日)在北京出席中國僑聯九屆二次全委會議時,再次就香港佔領運動發表評論。《港澳網》引述李源潮的談話指,持續幾個月的港鬧,搞佔中的人及其背後的人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又指,佔中參與者中的青年人的行為及方式,值得各方警醒及總結教訓。

李源潮表示,中央認為反佔中鬥爭還沒有完,"好戲還在後頭"。

而同場的全國僑聯委員、港澳日報社長田炳信就指出,佔中事件反映香港回歸18年來,北京在共識教育和輿論引導方面出現大問題,愛國觀念被愛港意識抵制,認為中央政府在香港事務中應更為大膽主動,對香港的"包容"不等於"縱容"。他建議,全國僑聯設專門機構和人員對接港澳工作,大力宣傳根的文化。田炳信接受媒體訪問時又估計,中央未來針對香港事務,會加強教育同溝通工作。

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周五回應指出,對李源潮的言論感到十分憂心。他認為,李源潮是將香港大部分爭取民主的人,推向一個極端的角落,使香港更加分化,令更多希望以和平理性爭取民主的人,對國家更有戒心,是直接傷害香港與中央的關係。郭家麒希望李源潮深思這類言論,是否適合現時香港的情況。

另外,親北京的《文匯報》周五以全版報道指,佔中發起人陳健民預料周六(24日)應約到灣仔警察總部被拘捕。報道批評陳健民文質彬彬的背面,是另外一種樣子。

報道指,根據陳健民的電郵紀錄顯示,他在醞釀佔中的過程中,煽動推鐵馬等暴力行為,是後來發生的系列暴力事件罪魁之一。報道又指,陳健民對台灣的太陽花學運經驗相當重視,並引述該報收到陳健民與時任學聯秘書長陳樹暉之間的電郵,顯示陳健民要求陳樹暉到台灣時要低調,不要接觸媒體,在兩人的電郵對話中,反映陳健民企圖從台獨勢力中取經。

陳健民下午於臉書回應時指,當《文匯》的寫手,要先用鐵錘打破自己腦袋才能做到。陳健民指,曾到韓國開學術研討會,吃飯時,韓國教授憶述年輕時為爭取民主而擲氣油彈的往事。文匯報便說他到韓國學做氣油彈,回港鼓吹暴力。

至於曾在佔中糾察會議中討論非暴力的定義,他當時是反對推鐵馬的行為。但文匯報的標題,卻指他煽動推鐵馬。陳健民批評,《文匯》報顛倒是非黑白。

而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周五早上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他個人不同意把《國安法》透過基本法附件引入本港,他認為做法違憲。他解釋,內地法例較原則性,香港並不適用,即使引入《國安法》,亦會引起法律訴訟。陳文敏強調,當年討論23條時,已說明在一國兩制下,會交由香港自行立法,而不是將中國法律引入本港。

陳文敏又批評特首梁振英於《施政報告》點名批評《學苑》是扼殺思維,對梁振英的做法感到失望。他認為,《施政報告》代表的是政府,傳遞的是政府信念,不是特首個人信念,認為做法已超愈了言論及學術自由界線,令學術自由及大學自主蕩然無存。

另一份親北京的報刊《大公報》報道指,長達79日的佔領行動嚴重破壞香港國際形象,行動雖於月前結束,但其帶來的禍港影響持續發酵。有國際性調查報告指出,香港在最新的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暴跌 16名,跌至第33位。佔領行動是香港排名下跌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