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宣傳「習近平思想」,中宣部年初出的「學習強國」軟件,一度成為下載排名第一。然而,懷疑因為以積分制強迫學習遭到批判,官方宣稱拒絕形式主義,軟件也立即作出了調整。香港有時事評論員則指出,這類刺探民怨底線的做法會繼續,不排除當民間對時事逐步感到麻木時,對中共政權的反彈便會大大減少。(文宇晴 報道)
中宣部高調推出「學習強國」軟件,懷疑因為其積分制度惹來批評。周四(28日)凌晨,該軟件進行了更新,聲稱對學習積分規則進行了優化升級,原本一天可以透過登入﹑閱讀文章﹑觀看影片﹑答題等可以獲得最高的66分,調低至52分;又取消了積分排名功能。《多維新聞網》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省部於3月初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政府部門不得要求強制下載,強調要引導民眾自覺和主動學習,拒絕形式主義。
網友小彪表示,可能因為民間怨氣越來越大,為了降低輿情以及平息學習該軟件帶來的負面情緒,有必要做些調整,避免更多的反彈。但是他同時也指出,這種形式主義的灌輸過去一直都有,擔心會只是「換湯不換藥」。
小彪說︰所謂的這種不是強迫只是應對輿論或是(外界)壓力,實際上不是硬性的強制,但是可能變成是軟性的強制。如果你不是通過「學習強國」軟件學習,那你在其他方面便會受到制約。因為在中國,你沒有選擇。
香港時事評論員潘小濤指出,目前大陸民眾對於所謂的「造神」(把近習近平塑造很高地位)運動,或是過份崇拜的宣傳其實都是比較敏感,因為輿論反彈升溫,只好退讓,但不代表這種宣傳會停止。只是因為目前正值中美貿易戰﹑華為事件的進一步發酵,宣揚習近平思想的個人崇拜並不急切。
潘小濤說︰是一種「賊佬試沙煲」的心態或做法,就是現在原來這方式不可行,或是過火了,那麼便在過一段時間後再嘗試,甚至再往民眾的底線那邊逾越。這是近年很常用宣傳習近平的手法,只是暫時的迫切不大。
不過潘小濤同時又指出,由於不斷出現類似「學習強國」軟件的情況,不排除亦是大陸當局舖排的一種手法,讓民間對這種個人崇拜宣傳手法感到麻木時,當有一天習近平宣布「登基稱帝」,也沒有太多人關注。
潘小濤說︰因為現在的資訊爆炸,過去可能焦點相對集中。當太多資訊的時候,很容易令民眾感到麻木。我覺得「正中下懷」,你感到麻木,你感到煩悶時,因為沒有情緒去消化,亦不想去消化,那麼便隨便當局去自圓其說﹑登基﹑永續。
據了解,中宣部於1月時推出「學習強國」軟件,其內容主要為介紹習近平思想及動態。在官方的極力推廣下,各個黨政機关的公務員、黨員及高校學生都被要求下載使用,至1月底超越抖音等,成為最熱門的軟件。
不過,「學習強國」軟件的個人積分制度,卻引起眾多網民抱怨,特別是公務員。批評若達不到每天要的積分任務,或是排名過低都有可能遭到上級責備,令不少公務員飽受壓力。江西省宜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安監局一工作人員,就特意編寫外掛軟體,使用者只需付費,便能利用外掛軟件協助獲得積分。同時,網上亦出現不少「賺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