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局勢】澳智庫:中國整體實力下降 本世紀內難超越美國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一份最新的 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疫情期間嚴厲的封控政策導致中國在亞洲的綜合實力大幅下降,令其趕超美國的進度停滯不前。儘管報告說,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不太可能到本世紀末超過美國,但是報告也注意到,去年底中共忽然放棄了「清零政策」,而「重新開放可能成為其重振旗鼓的重要機會之窗」。

《美國之音》 報道,「洛伊研究所」自2018年首次發表《亞太實力指數》以來,中國在多項領域一直在穩步趕上、甚至超過美國,然而他們6日發布的報告說,這一趨勢似乎已出現逆轉。報告說:「顯而易見的是,『中國世紀』不再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景。」「中國現在不太可能在本世紀末超越其競爭對手。」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大幅下滑、各種深層矛盾日漸突出,越來越多的觀察人士質疑,中國經濟及綜合國力是否能像人們曾普遍預計的那樣,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洛伊研究所的這一報告為這一質疑提供了最新的論證。

這份2023年版的《亞太實力指數》以亞太26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分析對象,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濟、軍事能力、以及外交影響力等8個領域的表現打分,美國的綜合實力80.7分(滿分100分),中國為72.5分,相差達到8.2分。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相對於中國來說曾在多年裡逐漸趨向劣勢。在2018年公布的指數中,美國領先中國10分,但在2019年差距縮小到8.6分。在2020年的版本中,美國得分81.6,中國76.1,差距再次縮小,僅為5.5分。

這份新的報告說,綜合來看,最大的意外是,在綜合實力方面,「中共一直無法追上、真正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更不用說超過美國了」,美國一直保持著不多、但持久的優勢。

美國今年在8項衡量指標之中,共有6項排名第一,並在經濟能力方面重新排名首位。中國在2019年時的經濟能力指數首次略微領先於美國,然而在最新的評估中被美國反超。報告認為,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共在2022年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政策導致中國得分下降。

地緣政治多極化是近年來人們普遍談論的一個熱門話題,但新的報告說,至少在亞洲他們的數據沒有為地區權力分布更加多極化這一看法提供證據。報告顯示,亞洲其他國家相對美中兩強來說實力相距甚遠,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的日本、印度和俄羅斯得分都僅為30多分。

儘管中國崛起的速度似乎正在放慢,但是報告說,「事實上,中國與該地區下一個最重要的參與者之間的鴻溝正在擴大。」

中國軍事實力依然強大

「洛伊研究所」的報告說,中共嚴厲的疫情封控政策對其在整體實力造成沉重打擊,但與前些年相比,其軍事實力在2022年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大。據該研究所的數據,中國軍力仍在穩步提升、進一步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2018年時相差27分,現已縮小到23分。

在8項衡量指標中,美國有2項落後於中國。一個是「經濟關係」,一個是「外交影響力」。中國常年來一直是地區最大貿易夥伴國,其「一帶一路」等項目遍及絕大多數亞太國家,美國在「經濟關係」這項落後20來分。不僅如此,在拜登政府竭力廣結盟友的努力之下,華盛頓仍在「外交影響力」稍遜於北京。

美國去年大大加強了與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之間的四方「四方安全對話」,極大地推進了美、英、澳三國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奧庫斯」,AUKUS),並在美國總統拜登5月份訪問日本期間啟動了備受關注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但在外交上影響力這一項上的打分仍然輸給了中國。

報告說,中共前外長王毅跟亞洲國家外長會晤的次數超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外,即使受疫情限制,中國仍然比美國接待了更多的亞洲國家領導人。

在「洛伊研究所」的報告中,在衡量核心經濟實力的「經濟能力」這一項,中國今年的得分是2018年以來最低的,美國在這一項目的得分88分反超中國,中國以87分一分之差屈居第二。

「洛伊研究所」的最新報告似乎引起了中共官媒相當的不滿。《環球時報》針對「洛伊研究所」的報告發表英文 評論說,中國的地位和實力不是對短時間內的一些衡量指標就能改變的。這篇評論援引一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話說,中國的崛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因為一年的事就發生根本變化。評論抨擊說,洛伊亞太實力指數被「工具化」,成為「反華勢力的工具」。

儘管報告說,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不太可能到本世紀末超過美國,但是報告也注意到,今年年初中共忽然放棄了「清零政策」,而「重新開放可能成為其重振旗鼓的重要機會之窗」。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