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傾銷」之名:北京向澳葡萄酒徵逾酒價兩倍「保證金」

0:00 / 0:00

由於澳大利亞堅持調查新冠肺炎源頭,中澳關係陷入低迷,中國又再出招疑似向澳方施壓。中共商務部宣布,周六(28日)起就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要求經營者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澳大利亞葡萄酒時,要向中國海關提供「保證金」。 調查機關聲稱,受調查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存在「傾銷」情況。保證金依據當局確定各公司的傾銷幅度,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算徵收,保證金比率為107.1%至212.1%。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表示,關稅令澳大利亞的紅酒在中國市場無法生存,這對於數以百計在中國開拓紅酒市場的澳大利亞商人來說,是「非常沮喪的時刻」。他認為,中國明知有關行動會引起如此大關注,但仍然一意孤行,是因為兩國過去的積怨所致。

伯明翰又認為,外界期望澳大利亞政府補貼紅酒產業是不設實際的幻想,但澳大利亞當局會與業界緊密合作奮力抗爭,並會在10日的上訴期內作回應,繼續表明並無傾銷行為,同時不排除會向世貿(WTO)尋求協助,而澳大利亞不會放棄自己的價值、原則和主權。

澳大利亞農業部長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則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反對任何對澳大利亞紅酒傾銷到中國的指控,並強調有關說法毫無理據。他同時表示,澳大利亞會繼續與業界及中國當局就有關傾銷的調查合作,但仍堅持爭取合符澳大利亞利益的解決方案。

據《彭博》上周報道指出,年末正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出口旺季,然而現在訂單大減,已出貨的酒也滯留在海關動彈不得。

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數據顯示,中國是澳大利亞紅酒的最大買家,截至9月份的1年中進口價值12億澳幣(下同、約68.5億港元),比第2大買家美國的進口量高167%;最新財政年度中,中國進口約佔澳大利亞所有出口商品的39%。

澳大利亞酒商「Royal Star Wine」約有80%客戶來自中國,其華裔老闆Alex Xu表示最近6、7個中國訂單被取消,財務損失在20萬至30萬(約14.7萬至22萬美元),他說對方進口商最近被命令不要購買澳大利亞紅酒。未取消的訂單也在中國海關滯留,目前有2個貨櫃共28,000瓶酒正在等待清關,Alex Xu被告知將在11月25日處理,但鑑於其他出口商持續被扣留的案例,他不知禁令會持續多久。

產業集團「澳大利亞葡萄與紅酒」執行長巴塔格萊尼(Tony Battaglene)表示,銷往中國的葡萄酒貿易似乎已經停止,準備出口的產品下降多達60%,到達該國海關的貨亦受嚴格審查。他補充,通常約有40%的澳大利亞紅酒出口在每年最後4個月才出貨,出口高峯期發生此情況非常糟糕。

澳大利亞早前因主張對新型冠狀病毒起源展開國際獨立調查,導致中澳關係緊張。北京對澳大利亞實施貿易限制,暫停當地部份牛肉進口,又對當地葡萄酒進口發起反傾銷調查。 美國《華爾街日報》則引述華府高級官員消息指,華府計劃建立由西方國家組成的非正式聯盟,在中國被指運用貿易力量脅迫他國時,共同對華作反制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