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全线告急 中国紧急提供千亿美元贷款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一带一路」以极高利率向债务国提供「救援贷款」。有学者批评,中国的救助贷款方案以不透明和不协调的方式进行,中国政府的「救援」最终目的,只是要拯救自己的银行。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AidData、世界银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和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尝试在全球范围内掌握中国救援贷款总额。研究指出,从2019年到2021年底的3年间,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发放了价值1040亿美元的救助贷款。这几年的数字几乎与该国过去20年的救助贷款一样大。此前约廿年(2000年到2021年底),中国在22个债务国进行了128次救助行动,总价值达2400亿美元。
全球利率的上升和美元的强劲升值引起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偿还其债权人能力的担忧。一些主权国家已经陷入困境,债权人之间缺乏协调,被指责为延长了一些危机。
北京没有向所有陷入困境的「一带一路」借款人提供救助。「一带一路」融资的大项目,代表著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大风险,更有可能获得紧急援助。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世界银行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说:「中国政府最终是要拯救自己的银行。这就是为甚么它进入了国际救助贷款的高风险行业。」
中国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最后贷款人」的出现,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西方主导的机构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机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在努力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美国威廉和玛丽学院AidData项目主任帕克斯(Brad Parks)向《金融时报》指出:「全球金融架构正变得不那么连贯,不那么制度化,也不那么透明。北京为跨境救援贷款创建了一个新的全球系统,但它是以不透明和不协调的方式进行的。」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该国30亿美元的四年期贷款计划后,斯里兰卡总统拉维克拉马辛格(Ranil Wickremesinghe)上周呼吁,中国和其他债权人迅速就债务重组达成妥协。
尽管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但它一直拒绝参与多边债务解决计划。加纳、巴基斯坦和其他欠中国大量债务的问题债务国正在密切关注斯里兰卡的例子。
帕克斯说:「(中国)严格的双边方式使得协调所有主要紧急贷款人的活动更加困难。」
在中国提供救援贷款的22个国家中,有几个国家——包括阿根廷、白罗斯、厄瓜多尔、埃及、老挝、蒙古、巴基斯坦、苏里南、斯里兰卡、土耳其、乌克兰和委内瑞拉——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的对象。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和中国的救助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中国的救助贷款利息极高。研究报告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典型救援贷款有2%的利率。中国救援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
责编:方德豪/程文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