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中不爭議邊境擴建鎖印「咽喉」 中方:改善當地人民生活

0:00 / 0:00

商用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與不丹有爭議的接壤邊境,加快修建建築物。當中,包括在六處據點,修建了超過200座建築物。分析指,中國的舉動旨在鎖住印度「咽喉」。

路透社周三(12日)報道,根據商業衛星鷹眼360(HawkEye 360)的數據和圖像,配合另外兩名專家的對比,不丹西部邊境地區自2020年初開始,出現中國修建和區域清理的痕跡。中國在2021年加速了在兩國有爭議邊境修築工程,小型建築陸續出現。

衛星影像分析,中國與不丹兩國約110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中,中方在六處據點,建設了逾二百座建築物,有建築物是兩層高的。

不丹外長拒絕就事件置評,並向路透回應「不公開談論邊界問題是不丹的國策」。中國外交部則回應表示,有關建築「完全是為了改善當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不丹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該國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西北部和北部與中國接壤,共享近500公里的邊界。2021年10月14日,中不兩國簽署《諒解備忘錄》(MOU),確立解決中國與不丹邊界問題的「三步走路線圖」。

不過,印度最大私人智庫「觀察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發表 報告,指中國長期佔領和鄰國不丹有爭議領土,把既成事實合法化,中方已握住印度邊境地區的「咽喉」,形勢不利於印度。

中不從1984年起已舉行了24輪邊界會談及10次邊界問題專家組會議,但至今未能完滿化解邊境爭端。不丹在歷史上與西藏有著很強的文化、宗教和經濟聯繫。不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既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也沒有與中華民國建交的聯合國會員國。

記者:畢子默 責編: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