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出台新政鼓勵生育 難阻上半年新生兒出生大降

0:00 / 0:00

北京市對生育第三個孩子的家庭,推出增加一月假期的獎勵措施,卻被網民調侃對減輕住房、醫療、教育壓力毫無意義。有關注人士認為反而製造對農村人口和女性的不平等。根據官方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各地新生兒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專家推算,今年上半年整體出生率恐同比下降四成。

據澎湃新聞網站本周四(5日)報道,「北京12345」援引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消息稱:經核實,5月31日(含)後按規定生育三孩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享受生育獎勵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產假15天。女職工經所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個月。

網民批評生育獎勵政策口惠而實不至

上述消息在新浪微博引發熱議。網民「人間孤獨病例」留言寫道,北京敢生三個孩子的家庭,缺那幾天假嗎?另一網民稱,政府點菜,企業埋單。還有人稱,請中共黨員帶頭吧,老百姓生不起也養不起。更有網民留言:北京市憋半天就出這個破政策嗎?我不生三胎就差這30天產假嗎?開放二孩,企業就不打算招聘女工了。

china-birth2.jpg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各地新生嬰兒明顯下降。(喬龍提供 / 拍攝日期不詳)

關注人士:引出對農村人口及婦女的歧視問題

就有關政策,關注性別歧視的中國民間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聯合創辦人陸軍,本周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指出,北京市實施的新政策仍然基於計劃生育政策背景,是繼續侵犯公民的自主生育權。同時,受惠於類似獎勵政策的多為城鎮居民,對農民、農民工並不公平。

陸軍說:為甚麼生育第三個子女的時候,政府會給予獎勵,而一旦生下第四個子女就變成了違法行為?獎勵生育假期政策即便是出於政府自己的利益考量來看,也是達不到目的的。因為在當今中國,能夠享受生育假期的往往都是工作在城鎮的居民。

陸軍認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大部分家庭無力承擔養育第三個孩子,而政府未能解決這類問題。

陸軍說:最重要支出就是住房、醫療和教育,而且房價這麼高,另外就是醫療。在中國,醫療費這麼貴,再有就是教育內卷非常嚴重。有人曾經測算過,多生養一個孩子,增加的支出可能高達上百萬元人民幣。獎勵30天假期鼓勵年輕人生育,荒唐可笑。

關注中國人口狀況的廣西南寧學者朱先生對本台指出,北京這一政策與其說鼓勵生育,不如說是歧視女性,因為,許多企業不願招聘女性,獎勵假期政策是希望更多的女性留在家中,讓男性在外工作。他又指,現時中國的出生率非常低,而老齡化問題十分嚴峻。

朱先生說:三孩政策本身是一個「韭菜」不充足,需要重新培育「韭菜」的政策,現在老齡化非常嚴重,新生兒非常少,所以他鼓勵三孩政策後,可能還會有新政策,但是這都是挖的一個大坑。

china-birth3.jpg
中國新生兒出生人口對比情況。(騰訊網截圖)

推算上半年出生率同比下跌四成

根據中國各地官方網站已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各地首季的新生兒數量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比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田集街道,2021年一季度生育登記個案30宗,2020年同期為118宗,下降74.58%;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2021年一季度生育登記個案291宗,2020年同期為439宗,下降33.71%;.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平崗街道2021年一季度生育登記個案為36宗,2020年為52宗,下降30.77%。

去年全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為1200萬人,同比下降18%。如按照16%推算,今年出生人口為1008萬。按規定,出生的新生兒均必須注射特定防疫疫苗。有醫療界人士根據對中國新生兒注射疫苗的數據推算,今年上半年,中國新生兒出生率同比下跌近四成。

為應對人口老化,中國不久前改變人口生育政策,准許生育第三個嬰孩,但未取消計劃生育政策。北京出台獎勵假期的制度前,已有四川、江西等省份陸續公布鼓勵生育的政策。四川攀枝花對生育第三個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人民幣育兒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江西省計劃生育協會專職副會長羅禮生8月3日說,正在考慮支持三孩家庭的住房優惠、稅費支持等政策,降低生育醫療成本,提高群眾生育意願。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