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沙灣水道的沙灣大橋,是經番禺南往深圳、珠海,北到廣州市主城區的必經之地,自1987年建成以來一直收取過橋費,已有25年。近日,當地媒體報道,使用沙灣大橋的司機,為了拒付不合理的過橋費而紛紛衝閘。司機衝閘的方法層出不窮,有直接撞開衝過去的,也有車主先從車內伸手把欄桿推高,再駕車離開;體積較少的如電單車,更可以直接繞過欄桿離開。多數車輛則尾隨前面的車輛,趁著欄桿未落之際加速通過。幾乎每隔兩三分鐘就能見到有車輛衝閘。
這些衝閘的車主也在網上開設微博和論壇進行討論,剛開始時是分享各自衝閘的經驗,後來則呼籲不滿大橋濫收費的車主或市民,組成起訴團起訴大橋管理公司的違法行為。
起訴團負責人之一的黃先生對本台表示,番禺區一級國有企業"番禺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在1999年經省政府批准經營沙灣大橋,收費期限至2016年底。不少車主都認為收費年限不合理。根據法律規定,政府還貸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15年;而沙灣大橋屬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也不得超過25年。加上從2000年開始,實施沙灣大橋與南沙大道捆綁收費,即一般客車的收費剛開始收5元,後來不管要否行走的南沙大道,車主要多付2元的費用。
黃先生表示,數年前已有車主衝閘拒付過橋費用,近日經媒體報道,再次引起公眾輿論,不滿收費的車主紛紛仿傚以衝閘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他說︰"幾年前已有人在討論這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就是不合理。之前收費站在欄桿和收費亭張貼清晰的牌子,表示衝桿就要罰你1千元。張貼第二天已有人把這牌撞掉,更加引起大家的公憤,引起更多的人去衝卡。"
參與起訴團的車主孔女士說,車主和當地村民已多次向當局反映,也有政協提案建議撤銷收費,指沙灣大橋收費超越合法年限,但至今當局還是沒有作出處理。大橋管理公司宣稱,沙灣大橋在04年國務院法規出台之前就已經獲批收費,因此根據法規沒有追溯權的原則,因此仍然可以收取費用。
孔女士又說,由於大橋管理公司一直拒絕公開收費站的帳目,難解公眾疑慮,認為管理公司借法律的灰色地帶,繼續濫收費用圖利。前已有50多名車主參加集體訴訟。即使訴訟敗訴,也要求管理公司公開帳目。
她說︰"不知他們以什麼手段取得這橋的經營性收費,令附近村民出入都要交橋費和路費。加上我們一直要求他們公開帳目,這麼久都沒有公開,而且沒有部門出來回應。"
本台向沙灣大橋的主管單位"番禺交通建設投資公司"致電查詢,接線的職員建議記者向負責的南沙港橋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他說︰"這是南沙港橋回應的,我們是他們的上級公司,具體的細節我們不太了解。"
不過南沙港橋公司接線的人員建議記者,向對外媒體的營運部張經理聯繫,但電話沒有人接聽。
番禺交通建設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羊城晚報》稱,沙灣大橋每月因車輛沖閘逃票的損失高達37萬元,一年下來大概損失400萬元。日前,一名女車主在衝閘失敗被抓捕,後遭拘留5天。參與訴訟的車主和市民均表示,他們目前正籌募訴訟費用,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展開申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