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台再次涉及自我審查,在新節目"朗讀者"中,美國自由歌手Bob Dylan的經典名曲"Blowin' in the Wind",有部分敏感歌詞被刪除。評論認為,中國當局審查制度正在進化,在引入西方作品時,也使用閹割或重塑的手段。(吳亦桐/程文 報道)
中央電視台近期推出新節目"朗讀者',上週末播出的首輯節目中,邀請了曾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幾位嘉賓,朗讀美國"民歌搖滾"代表人物、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鮑勃•狄倫(Bob Dylan)的經典名曲"答案在風中飄"(Blowin' in the Wind),其中如"一些人生存多久,才能獲得自由"等重要歌詞並未出現。
"答案在風中飄"寫於1962年,因其"戰爭、和平、自由"的主題被廣泛認為是一首具有"抗議精神"的作品; 2011年4月,鮑勃•狄倫在北京工體的演唱會,觀眾期待的《答案在風中飄》未出現在歌單中,當時大批觀眾對此表示失望。據稱此次演出之前三個月,文化部門已對相關曲目進行審批。
早在2013年,德國斯頓"十字合唱團"首次赴北京演出,中國經紀公司建議取消一首名為"思想是自由的"歌曲以規避中方審查,此事曾在德國社會引發軒然大波。
中國知名媒體人,"冰點"雜誌前總編李大同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國官媒自我審查已成常態,作為喉舌媒體,他們所反映出的是政府的態度。他們擔心鮑勃•狄倫會歌詞中關於"自由""抗争"等內容觸及官方敏感神經。不但如此,很多海外作家進入中國內陸市場都已默許刪減內容這種自我審查方式,因此中國內陸民眾被迫接收閹割後的作品。
李大同:難以避免,這沒什麼新鮮的,"鄧小平"的書,他(指"鄧小平"這本書的作者、美國學者傅高義)自己都說刪了五萬字,你想想這五萬字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廣州獨立作家野渡也認為,當前中國的文化領域呈現偽多元文化狀態, 在意識形態不斷收緊的習近平時代,共當局已孵化出新的審查制度,官方及官媒在與文明世界對接時依然表現出極其抗拒的姿態,他們擔憂任何能夠啟發民智的文學、藝術、電影等文化會促使民眾起來抗爭和革命,但他們會通過一些巧妙的刪減或重塑手段。
野渡:這幾年中國意識形態整個保守化,所以對西方的他們稱之為自由思潮的,採取了和以前不同的全新的愚民的方式進行更改,比如"極權主義"的概念在官方出版物裏會翻譯成"強人主義",像和"自由"有關的內容被遮罩掉是不足為奇的,官方對意識形態的審查用更隱蔽的方法,防止民眾產生這方面的聯想和追求。
野渡也認為,在今年十九大之前,中國在新聞和言論方面的審查還將加劇。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