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共高層傳出權鬥傳聞之際,中共最近有兩名副市長,分別被指從境外攜帶「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入境,一位被被開除公職;另一位被移送司法機關審查。(喬龍/陳駿豪 報道)
湖南省紀委省監委官網上周四(10月29日)發布消息稱,長沙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陳澤琿違反政治紀律,私自從國(境)外購買、攜帶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刊入境並長期閱看、私藏,對抗組織審查;另外通報亦稱陳澤琿違規收受禮金,涉嫌受賄犯罪。現已被開除黨籍;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有學者認為,中國絕大部分官員貪腐問題,已是路人皆知,一般不會被追究,唯獨觸犯政治紀律,當局絕不會手軟。
成都作家譚作人本周一(11月2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官員帶一些被中國海關禁止入境的書,以前也曾發生,但一般不會高調處理。
譚作人說:現在這種情況密集發生,而且公開報道。最後他對自己人,黨內的人要求提高了,他一方面是需要警告黨內人士,另外一方面,報道出來也在表達一種消極的抵抗,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
成都維權人士黃曉敏對本台說,當局近期以處罰高官的方式警告體制內官員。
黃曉敏說:目的肯定還是為了防微杜漸,殺一儆百,給黨內想傳播異端的人進行恫嚇。為甚麼最近會這麼頻繁?我認為是除了目前中國處於四面包圍,大的國際環境,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體制內一些開明派官員,越來越感覺到現在所處的社會模式存在問題。
廣東維權人士葉曉崢認為,境外政治評論觀點獨立,吸引不少內地讀者,其中包括官員。
葉曉崢說:境外政治刊物文章觀點新穎,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消息,老百姓也喜歡閱讀境外政治刊物,中共官員都愛閱讀境外政治刊物,這個大家都能理解。現在政治形勢越來越左,對境外政治刊物流入的查處,也越來越嚴厲,把政治刊物視為反動刊物,以防止官員對這個體制產生懷疑,對共產主義信念產生動搖。
經常往返於香港和北京的學者馬先生對本台說,香港的政治類刊物非常有吸引力,但是發行量愈來愈少。
馬先生說:在香港,會有中文的政治性書籍,但是宣傳民主自由人權理念的書籍不多,在機場的中文書店裡。在銅鑼灣的書店,那一些官場秘聞以及領導人的一些花邊新聞的書籍。也說明他們對於領導人的私生活以及個人形象非常重視,高度緊張。
安徽淮南年內也發生同類案件。根據最高檢察院網站6月發布,李忠在擔任淮南市副市長、市委常委、秘書長、市政協主席李忠期間,違反政治紀律,私自攜帶有嚴重政治問題書刊入境,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公款,數額較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貪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另據《新京報》報道,3月,重慶市綦江區紀委監委對區公安局國內安全保衛支隊原政委李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當局指李斌「喪失理想信念,背離初心,私自攜帶有嚴重政治問題的書籍入境並閱讀保存」。通報稱,李斌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決定給予李斌開除黨籍處分;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