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中國海外利益安全? 《人民日報》:擺在面前重大課題
2024.12.05
《人民日報》周四(5日)發表評論文章指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國海外資產越來越多,如何更好保障中國海外利益安全,「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提及,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但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須妥善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有效克服地緣衝突影響」。
該篇題為〈保持戰略定力,敢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文章指出,中共20屆三中全會《決定》,已就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作出部署,提出要「建立健全周邊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海外利益和投資風險預警、防控、保護體制機制,深化安全領域國際執法合作」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要樹牢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抓緊完善各類機制和預案,常態化開展風險排查、監測、評估、預警,有效維護中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確保中國海外利益安全。
要量力而行不開「空頭支票」
文章稱,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局部衝突和動蕩頻發,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不確定、不穩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正確處理增強共建國家獲得感和堅持於我有利的關係」,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必須始終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則和前進方向。
文章強調,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找准合作契合點和利益交匯點,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以及「堅持於我有利、互利共贏,有所為有所不為,不開『空頭支票』、不吊高胃口,統籌算好政治賬、戰略賬、大局賬、長遠賬、經濟賬,有效維護我國戰略利益。」
向俄學習降低受制裁衝擊方法
《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於俄烏戰爭爆發後幾個月成立跨部會小組研究西方對俄制裁的衝擊,目標是學習降低衝擊的方法,以因應一旦台海發生衝突,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作出類似的懲罰。
根據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及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去年一份報告,西方全面金融制裁將擾亂中國金融體系,阻礙貿易,並令到3兆7000億美元的中國海外銀行資產和存底陷入風險。
分析家指出,中國向俄羅斯學到的重要一課是做好準備的重要性,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之前已嘗試讓外匯存底多元化、經濟去美元化,並打造國內金融管道,以保護俄國經濟以及爭取適應時間。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