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中国成立工作小组 就俄乌战争做沙盘推演评估攻台影响

记者:吴亦桐、宋子杰(德国)
2024.12.02

自从俄罗斯发动入侵乌克兰的战争以来,中国一直被指暗地里在经济甚至武器上支持俄罗斯。中国冀透过这种支持,谋求自己的战略利益。美媒揭发中国在俄乌战争后成立了一个小组,研究西方制裁的影响,以为台湾冲突做提前计划。评论指,俄罗斯受的制裁教训,应会让中共抑制犯台念头。

《华尔街日报》(WSJ)周日(12月1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的几个月内,就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联合工作小组,专门研究西方制裁的影响,并定期为中国领导层撰写报告。

知情人士称,这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如何减轻制裁影响,如果未来一旦爆发台海冲突,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实施类似惩罚,这些经验将派上用场。知情人士也透露,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中国官员定期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央行、俄罗斯财政部和其他参与反制裁的机构会面。

据透露,中国负责俄罗斯制裁问题的跨部门小组,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报告工作,何立峰分管经济金融事务,直接向习近平报告。

CN-Western-sanctions-120224--photo 2.jpg
中国负责俄罗斯制裁影响的研究小组,直接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汇报,再由何向习近平报告。(中国政府网「国是直通车」微讯号)

知情者指中国特别关注其外汇储备的安全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几乎面面俱到,从规避制裁的办法,到激励发展国内生产,摆脱与全球供应链相连带来的影响等。

其中,中国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是其超过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外汇储备规模为全球最高。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及其盟友冻结了俄罗斯在海外的资产,这促使中国政府更加积极地寻找办法,将其外汇储备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如美国国债)中分散出来。

据接近北京决策层的人士透露,习近平在2023年秋罕有地视察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期间询问如何保障外汇储备安全的问题。

但这位知情者提示,研究工作小组的成立并不代表中国准备发动攻击,只是为台海冲突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后果做准备。

报道引述「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主任加布耶夫 (Alexander Gabuev)的评论,他认为:「对中国人来说,俄罗斯相当于一个沙盒,可以藉此了解制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如何应对制裁。」

评论:俄罗斯受的制裁教训 应会让中共抑制犯台念头

台湾学者、华人民主书院协会常务理事曾建元向本台表示,中国应该已经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所遭受的制裁中做出计算,中共一旦侵台必然会受到民主国家的制裁,那她就会失去过去几十年从全球化获得的经济利益,因此俄罗斯的教训应该会让中共抑制犯台念头。

曾建元说:「哪怕俄罗斯可以从中国取得(西方)经济制裁上某种方面的一种补充,但是她毕竟是受到很大的挫伤,对中国大陆来讲,这个制裁效果她会更加谨慎来面对,因为她承受制裁的这种能力、抗压性远低于俄罗斯,这个经济制裁的效果反而是比俄罗斯来得有效,这会让中共在侵台的念头上面会有相当程度的抑制,因为中国人、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官员都心知肚明,嘴巴上喊喊,但要真正采取实际行动没有必要。」

「六四」文献专家吴仁华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认为中国始终将美国视为敌人,因此选择俄罗斯作为价值联盟,并不遗馀力地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俄罗斯并没有如中国早前的判断和期待能够迅速取胜,相反迎来了民主联盟国家的制裁。为此中国成立类似的研究小组做沙盘推演,以此评估其武力侵台是否可行及要付出的成本等。

吴仁华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已经持续了(近)3年,并不像当时很多观察家所评论的,世界军事排名第二的俄罗斯,要入侵占领乌克兰是轻而易举的事。中共为甚么要成立这种研究机构?她就是要沙盘推演,这场战争最终走向会是怎么样?俄罗斯的胜负会影响中共对台湾武力入侵是否会进行的。」

评论:对支持俄罗斯的中国 制裁明显不够强硬

吴仁华表示,报道中的中国特别研究制裁影响小组,甚至都已经捕捉西方国家在对俄罗斯制裁中的漏洞。吴仁华也认为,外国直接制裁俄罗斯的力道是很大的,但对支持俄罗斯的中国制裁明显不够强硬。

吴仁华说:「欧盟国家包括美国,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进行的经济制裁,可能效果比较明显一点,但是对背后支持俄罗斯的中国,基本上这种经济制裁效应根本没有看出来。对中共的制裁力度是非常不够的,对中国还是有很多的保留的。」

曾建元也认为中共制裁研究小组的曝光,也给西方国家以警示,不仅要对单一独裁国家进行制裁,还要堵住邪恶联盟支持的通道,或努力去分裂及瓦解这些独裁国家联盟。

曾建元说:「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等于说在中国那边开了个后门。如果未来要对中国也要进行经济制裁的话,我们就要思考中国这些被制裁的项目,她可以从哪些方面、哪些国家可以取得。」

欧美国家意识漏洞 开始制裁协助俄国的中国公司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又指出,在整个俄乌战争期间,虽然美国和欧盟在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就冻结了约3千亿美元的俄罗斯央行资产,及采取其他的经济制裁等,但俄罗斯经济却展现出令人惊讶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石油出口以及中国的经济支持。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0亿美元。

欧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漏洞,美国上个月制裁两家中国公司,指她们协助俄罗斯生产用于对乌战争的无人机。

《彭博社》上周报道,欧盟正提议制裁多家中国公司,因为这些中国实体被指帮助俄罗斯公司开发攻击乌克兰的无人机。根据《彭博社》看到的文件,欧盟委员会也正研究对更多的俄罗斯油轮实施限制,以遏制莫斯科规避现有制裁措施的能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上周二(11月26日)的记者会上辩称:「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和影响。我们敦促欧方停止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列名中国企业、对中方抹黑推责。」

编辑:施芷珊 网编:毕子默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