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滋病攜帶者聯盟”秘書處協調人孟林週二(11日)下午3時起,實行絶食24小時,絶食直至週三結束,他接受訪問時表示,絶食的一天,期間只喝飲料,現時他的臉有點發熱,身體情況尚可以,他也是艾滋病感染者,不過沒有大礙。孟林又指,這次絶食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引起政府、社會及媒體,關注艾滋病人的醫療困難﹔第二,以行動喚起關注,解決草根病友的問題。他沒法上街抗議,也不能遊行,寫了很多文章談論政策沒有作用,唯有絶食抗議,希望更多人參與。
他說:找不到什麼方法,實際上還是給病友的這種歧視,我們應該想辦法有行動,到底什麼的行動,使代價更少,效果更好,這確實是臨時決定。
十一國慶期間,孟林曾到廣州探望艾滋病病友,發現不少病友沒有獲得合理治療。他表示,其中一名患尿毒症患者,被查出感染HIV後,立即趕離醫院,該患者嘗試在廣州多間醫院求醫被拒,最後獲廣州第八人民醫院診治,醫生郤指沒有腎臟科,沒法治療,只能做透析,這對病情幫助不多,加上醫院做透析收費要二千多元一次,收費比普通病人高很多,該名病友沒法負擔,情緒很焦慮。另一名湖南病友患卡波希氏肉腫瘤,他在廣州沒法找到醫院治療,肯收容的廣州八院沒有腫瘤科,他沒得到治療,醫生的態度很差,他若得到專家匯診,病情會好轉。
孟林又指,大陸對艾滋病人實行定點醫院制度,病人不管併發什麼病,都在傳染病醫院治療,但其綜合科體系及治療水平,遠跟不上病人的需要,而綜合醫院則不敢治療艾滋人。舉例如廣東英德被燒傷的艾滋病人,目前她被送到清遠巿一間醫院,醫生未知她患此病時,診斷要做手術,但得悉後,以各種理由推搪做手術,至今她的燒傷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他說:很多時候,醫院以醫療技術理由,以種種理由變相拒絶病人,病人不懂醫學,以為醫生說我就可以了。我們從很多例證可以看,一旦你告訴他(患艾滋病),他以很多理由拒絶你,這是很痛苦的事情。
孟林批評,草根組織沒有發揮作用,這些組織附屬在醫院內,雖然它們負責關注艾滋病人,但為免得罪醫院,沒有替病人爭取權益,而他所屬的“中國艾滋病攜帶者聯盟”,是倡導性組織,不獲政府資助,作用有限。
另外,河南漯河臨穎巿人民醫院一名艾滋病人,因沒法負擔醫療費用,兩日前在醫院自殺身亡,其妻子早前因艾滋病去世。
艾滋病維權人士劉喜梅表示,一名在該醫院治療的病友告訴她,該名男病人自殺,死在醫院內,並不清楚他用何種方法自殺。他的兒子守在屍體旁邊兩天,沒有下葬,因為醫院答應給予賠償,好像還未談妥。她說:他的妻子因為艾滋病沒治好而死亡,他心裡有點複雜,再說藥費付不起,加上醫生歧視,給他很大壓力。
劉喜梅又指,該名病友在醫院自殺是今年第一宗,其他艾滋病人在家中自殺,今年內巳聽聞有兩、三宗。
記者曾致電男死者的27歲兒子,他表示,現時於辦理身後事,不方便談父親自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