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澄清沒有受壓撤回央視火災報道

被傳遭封殺的北京《財經》雜誌,再三澄清沒有受到中宣部指令和壓力,有關中央電視台大火背後涉及貪污的報道,從來沒有撤回或刪除。有評論員則估計,是《財經》不理會中宣部的指令,堅持刊登報道。(張麗明報道)

0:00 / 0:00

海外傳媒連日來跟進報道《財經》雜誌被封殺的消息,表示《財經》因為報道中央電視台內部人員懷疑貪污收受回佣,遭中宣部下令回收,以及被迫刪除網上的相關報道。

不過,《財經》雜誌市場總監潘筱穎再三向本台澄清並沒有遭封殺。她說:我知道外面有一些報道,但這些只是謠傳,我們從來沒有接到中宣部對我們的停版、回收要求,我們的編採、發行等都正常運作。央視的報道在網站上和雜誌上都有,當天雜誌上已經有。

本台記者周五在《財經》的網站上也找到這篇題為“央視新址大火餘波未了”的報道,並有網民對報道的評論。

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分析,《財經》被封殺傳聞純屬傳媒炒作。他說:要是封殺雜誌,不可能昨天封殺今天又在賣,這是不可能的。看起來沒有任何封殺。若是撤回,有可能是雜誌自己修改了一些東西。

李大同說,在央視大火發生後不久,中宣部確實曾下令傳媒要謹慎報道,勿作負面評論,但有關指令已撤回,《財經》調查報道央視大火內幕不足為奇。他說:當時確是,但在中國,這些都是隨時可以改變的,沒有一個準則。這個事情沒必要封殺,跟中共統治沒有甚麼關係,央視管理層至多也只是副部級,沒甚麼敏感的事。

不過,原《中國海洋報》浙江站記者昝爱宗則認為,中宣部確曾試圖封殺《財經》,只是封殺不來。他說:其他網站轉載《財經》的報道馬上給刪除,肯定是上面有人下指示,肯定有這個通知,只是《財經》不理會他。《財經》也有後台的,中宣部也不好關它的門。

昝爱宗估計,中宣部將繼續限制其他媒體報道央視大火的新聞,但《財經》將不會受封殺。

據《財經》報道,央視新址建設辦公室主任徐威,懷疑在採購煙花過程中收取了八萬元回佣,而號稱價值百萬元的煙花,實際只值三十五萬元。報道並沒有說明央視高層與有關供應商及工程公司的關係,但指出央視新址工程已投資三十億元,大火後,副台長李曉明接受了辦案部門調查。

報道說,國家審計署在今年的審計工作中,已計劃審計央視新址工程賬目,並對即將離任的央視管理層進行“離任審計”,調查他們在任其間有沒有貪污腐敗行動。報道提及央視台長趙化勇已六十一歲,本應在去年退休,大火後,他全力投入善後,日常工作交由第一副台長張長明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