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本周日(4日)在香港交易所發聲明,證實該公司部分供應商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分析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制裁重點是高科技領域,以遏制中國對外擴張。(喬龍/文海欣報道)
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證實被美國實施出口限制,公司正評估影響。
這是繼華為之後,美國對另一家在中國舉足輕重的企業下達制裁令。中國半導體業內人士馮先生本周一(5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美國的限制措施將對中芯國際造成毀滅性打擊,料對中國半導體領域造成重創。
馮先生說:這也在預料之中,因為中芯國際是中國高端芯片的龍頭,可笑的是他所有的技術是國外的,這是中國的現狀。在某種意義來說,中國這些所謂的高科技企業就是一個組裝廠,他既沒有設計研發的能力,也沒有製造基礎以原料的能力。
中國原打算到2025年,所有本土生產的計算機晶片由當前的16%增至70%,但美國斷供晶片使中國計劃受挫。
馮先生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制裁重點是高科技領域,以遏制中國對外擴張。
馮先生說:不僅僅是中芯國際,中芯國際還是基礎晶元製造,一旦中芯國際受到制裁,下游很多封裝封測等等這些企業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整個中國IT業或高科技產業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據台媒DIGITIMES分析,美國全面阻絕中國實現半導體自主大計,料不會讓中國有反撲機會,因此打擊對象不會止於華為中芯。半導體業者觀察,除了亮眼的AI晶片業者與華虹外,發展快速的長電、華天等封測廠、中國最大NAND Flash廠、長江存儲及DRAM大廠、合肥長鑫,以及設備大廠中微半導體都已在關注名單中。
旅居美國的商人張先生對本台說,美中貿易戰爆發初期,美國未曾想過全面制裁中國,是中國高層一步步把美國推到對立面,現在又把賭注押在美國總統大選。
張先生說:現在這個關係越來越僵,中國現在賭美國的大選, 賭特朗普贏不了這次大選,所以他就不用付出那麼高的成本。但是如果特朗普贏了,哪怕是彭斯繼任了,會有一個大的改變。
中芯國際本周日發出的聲明,指經過與供應商詢問和討論後,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必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夠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對中芯國際未來的生產經營,可能產生重要不利影響。
據報道,中芯國際目前可生產14nm和28nm制程。而全球晶片龍頭台積電已經到5nm,中間還有10nm和7nm,中芯國際落後於台積電技術約三代。財新網引述美國半導體專業人士分析,這不是最壞的情況,最壞的情況是把中芯國際直接納入美國的「實體清單」。
中芯國際成立於2000年,目前是中國大陸最著名的晶片製造廠,已經遭遇美國多次限制的華為,乃中芯國際的最大客戶,除此之外,中芯國際另有兩成半的客戶在美國。中芯國際公告說,公司一直堅持合規經營,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