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瑞典公司收購德國芯片廠 德政府不理情報部門反對或開綠燈

0:00 / 0:00

瑞典中資公司計劃收購一間德國芯片廠,據指德國當局不顧情報部門警告「中國掌握關鍵技術會帶來風險」,容許交易最快數周內達成。中國國企擬入股漢堡港一事在德國引發的爭議仍未平息,學者認為,接連事件反映德國為利益棄守價值,成民主國家對抗極權的薄弱環節。

周四(27日),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援引政府消息人士報道,德國經濟部正在審查一宗針對德國芯片製造公司「艾爾默斯」(Elmos)的交易,提出收購方是一家中國控股的企業。

總部位於德國多特蒙德的「艾爾默斯」主要生產汽車芯片。去年12月,「艾爾默斯」同意將其生產線出售給瑞典晶片企業Silex 。Silex是中國賽微電子集團(Sai Microelectronics)的全資子公司。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BfV)早前警告政府不要批准該交易,因為中國掌握關鍵技術後,足以讓它對德國施壓。

中國曾高調宣傳北京賽微電子公司收購瑞典公司Silex一事,稱是戰略佈局。(飛鯨投研公眾號)
中國曾高調宣傳北京賽微電子公司收購瑞典公司Silex一事,稱是戰略佈局。(飛鯨投研公眾號)

而《商報》報道透露,德國聯邦政府未採納德國情報機構的意見,傾向通過這項交易,預計未來幾周該交易將獲批。

「香港人在德國協會」主席安德瑞森(Aniessa Andresen)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儘管德國似乎已經意識到不能依賴專制中國,但仍繼續對中國出售本國的基建項目和關鍵技術企業。這次即使得到德國情報機構的警告,芯片交易仍在推進,另人百思不解及擔憂。她呼籲德國勿淪為中共的棋子。

安德瑞森說:這些所謂商業項目,只是中共滲透的一部分。中共政府踐踏人權,打壓民主自由,甚至(進行)種族滅絕,這在德國這個自由度是絕不能接受的。德國這個高舉人權自由的國家,根本不應該與其合作,更遑論要把自己的基建設施和技術出售給一個不守承諾、視人權如無物的國家,這些商業決定,不可能只考慮經濟利益,而枉顧人民所受的威脅。我們強烈要求德國不要變成中共的一只棋子,失去自主的能力。

有不願具名的學者在回覆本台就芯片交易提出的置評請求時認為,歐盟早就提出不要將核心技術出售給中國,但沒有具體的界定標準。「艾爾默斯」可能被定性為非核心技術。料此次芯片交易案信息被曝光,是一些政府內部人士希望可以在民間形成反對壓力。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中國國企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碼頭一事上採取抵制態度,但在這宗芯片交易案中,則未見採取同樣強硬立場,他的理由是:「艾爾默斯」的技術已「過時」,因此價值不高,中國人無法獲得推動其發展的技術。

對此,台灣政治學者李酉潭指,「艾爾默斯」事件與去年中國透過中國聞泰科技公司控股的荷蘭「安世半導體公司」收購英國「紐波特」半導體製造廠(Newport Wafer Fab)如出一轍。他認為,中共在20大後更顯露出稱霸野心,卻因受制於芯片技術不足,一時難以達到目的。德國如果允許「艾爾默斯」交易通過,會成為民主世界的一個薄弱環節。

李酉潭說:中共在20大會議以後,更加顯露出爭霸全球的野心,晶片是自由民主跟集權專制對抗最重要的法寶,美國透過芯片法案抑制中共爭霸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共還是無所不用其極,透過它現有的在其他國家控股的公司,因為它更容易偽裝來收購晶片。德國在對抗極權專制這種滲透、顛覆這部分,沒有像其他民主國家那樣敏感。德國不要變成自由民主國家最容易被捅破的部分!

目前,很多德國內閣執政聯盟成員表示擔憂,認為不應該讓德國的關鍵技術、關鍵設施等落入中國手中。

瑞典政治家、瑞典駐歐委會議會大會(PACE)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Göran Lindblad)向本台表示:中共在歐洲制定長期擴張計劃,其中一個模式是接管歐洲公司。比如在瑞典,它們擁有許多發電廠。所有權在中國國有企業或私企手中,但正如我們所知,真正的控制權在中共手中。尤其是這些關鍵基礎設計和技術落入中共手中,是非常危險的。

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期因支持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福地」碼頭而備受批評。(朔爾茨推特圖片)
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期因支持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福地」碼頭而備受批評。(朔爾茨推特圖片)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下周將前往中國,成為中共20大後首位會見習近平的歐盟國家領導人。此前他在德國聯邦內閣6名部長抵制的情況下,因力挺中國國有企業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福地」碼頭而招致批評。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